宋喬安有點後悔,不管剛才有沒有反應過來,自己都應該第一時間表示贊同。
“投,只要元生看好的產業,我全力支援。”
宋喬安趕緊表態,他能有今天的身價,財富基本上都是陳元生送來的,一個類似於數碼港的專案而已,在青州能能花多少錢,也不用團隊分析,直接幹就行。
宋晉生本來就是投資來的,投資也是圍繞陳元生產業的,雙方倒是一拍即合。
接下來就是討論專案的具體操作。
雙方也沒有避諱洪磊,而是很直白的“設計套路”。
陳元生知道,港府其實同時在推動兩個專案,一個是小李的數碼港,是一個張茹京的矽港。
張茹京與臺積電老闆張鍾謀的恩怨就不展開說了。
張茹京在呆彎被仲謀被打壓,於是想到香港發展,並提出了矽港計劃,跟小李的數碼港性質上發生了衝突。
很快,矽港計劃遭到了當地人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活動,說這個呆灣人投資矽港是來買地皮,炒房價的。
在這種高壓的輿論攻擊下,雙方也只好放棄了合作意向,張汝京隨後灰溜溜的去往內地,並在上海籌建了晶圓代工廠。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數碼港搞成了地產專案,晶圓代工廠成了後來的“中芯國際”。
陳元生跟宋晉生、宋喬安討論的,就是把故事反過來用,就是“反套路”。
宋家父子回港之後,立刻仿照數碼港搞一個“數字動力港”計劃,向港府推薦,同時也聲稱是百億投資。
“這個計劃不用多完善,你隨便拿個方案出來就行,反正在那邊也不會讓你成功的。”
小李可不是慈善家,容不下第二個數碼港跑出來競爭。
宋家父子要做的,就是在香港把這個方案炒作起來,整的人盡皆知就行了。
等他們遭遇挫折的時候,就該孟憲坤市長上場了。
青州沒有任何條件能跟香港比較,但凡有點經濟常識的投資人,都會選擇香港而不是青州,況且肖子強去年還整了那麼一鍋事。
所以,宋家把“數字動力港”搬到青州的機率,在外人看來,不會超過0001的成功率。
但是,透過孟市長真摯的誠意、高超的談判技巧,以及高屋建瓴、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運籌帷幄、力挽狂瀾,卓爾不群的能力,硬是把這件成功機率不到0001的事,辦成了120成功。
【這件事,將成為孟憲坤執政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哪怕再過二十年,青州人都得念他的好。】
至於老孟能從這件事中,得到多大的政治助力,那就得看老孟自己運作了。
但既然能幹到這個位置的人,就沒有一個簡單的人物,搞不好他能把這份功勞送到紫禁城去。
這就是人情,人情就要送到位,把關鍵人頂上去。
從來沒經歷過這種“陰謀詭計”的洪磊,一時間目瞪口呆,原來投資還能這麼玩?
看著三人密謀的有滋有味,洪磊終於忍不住來了一句:“陳老闆,我能不能也投資一把。”
陳元生看了過來,眼神終帶著一絲不解:剛才你不是還很看不起我這種土老帽嗎?
洪磊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說道:“我的資金不多,就爺爺那邊轉過來的3個億,我拿出一個億投資。”
“呵呵~~”
陳元生笑了笑,扭頭道:“說說你的科學分析。”
這句話其實有點諷刺的意味了,洪磊腦門上頓時多了幾條黑線,不過轉瞬即逝,很坦然的說道:“我最感興趣的是剛才陳老闆的那句話‘有沒有興趣,跟小李隔空pk一把’,所以這個專案,我很想參與和負責一把,希望陳老闆和宋伯伯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