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小病小痛的她都能治,所有人提到黃阿婆都是豎起大拇指誇讚不已,但黃阿婆聽了只是眯著眼睛咧嘴笑笑。正好李多感冒,於是找到她看病,阿婆很和藹地告訴我們,李多隻是身體受了江南的溼寒之氣,於是給她按摩了一番,之後她還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她家住下。我和李多正愁這小鎮沒有旅社,自然高興地答應了。
黃阿婆一個人住在鎮上小路的東頭。房子很大,據說阿婆年輕的時候是鎮上有錢人家的小姐,這座與眾不同的房子就是她父親留下來的。
但是從外面狹窄破舊的房門看,你很難想象裡面的寬敞與華麗。院子中間有一口天井,是五邊形的,非常舊了,看來很久沒有用過了,井繩也老舊不堪。進門兩邊是兩層的木製閣樓,每層閣樓各有兩個房間,正中間是四米多高的正堂,穿過天井進去,可以發現所有的頂柱和房梁都是上好的紅木,至今未曾掉色。從正堂到閣樓還要穿過一條走廊,兩壁還有壁畫,大都是四大名著裡的人物工筆畫,雖然由於江南的潮氣褪色許多,但色彩依舊豔麗,可以清楚地看出畫中的精細之處。房屋的地板很結實,人走在上面腳下很柔軟,而院子裡都是用非常光滑的石板鋪地。
正堂擺放著會客的桌椅,整個佈局與老家差不多,不過更多了份高雅的書香之氣。兩邊則分別是連線內屋的門。
只是偌大的房子,裡有黃阿婆一個人住。正因此,她熱情地邀請我們兩個住進來。
下雨的時候,雨水如串起的珠子一般一條條地掛在屋簷下,宛如掛了片玻璃簾子,煞是好看。這個時候,黃阿婆一般會拿著茶壺坐在太師椅上,給我們講她所經歷的奇異故事。
這個小鎮並不出名,只是在抗日的時候發生過一場戰役,其實戰場離小鎮還有段距離,這個幾乎被所有人遺忘的地方並沒有遭到太多的破壞。
黃阿婆一家似乎是為了躲避什麼才來到這裡,也就是說她不是這裡的原住民。她的父親攜著鉅款,駕著車,帶著一大堆行李,在當地建了這樣一座豪宅。據說當時有村民說,黃老爺不僅帶來滿車的錢財,還有個巨大的箱子。
黃阿婆說,從小未曾見過母親,父親也經常唉聲嘆氣,半夜還會突然驚醒。她十六歲生日的那個夜晚,父親說出去買點東西,結果再也沒回來。
(下面是黃阿婆的口吻。)
那個晚上他很恐慌,總是坐臥不寧,就像有人在催促他一樣。父親告訴我家裡的錢財放在何處,並留下一本醫書,交代要好生保管,然後就急匆匆地出門去了。就這樣,我生命裡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消失了。
兩年後的一個夜晚,一個年輕人來到了鎮裡。他和其他人完全不同,高大英俊,滿臉書生氣,在那個年代,西裝和皮鞋是稀罕物,鎮上的人誰也不認識他。年輕人提著一口皮箱,拿著一張紙找到了我這裡。
雖然,我第一眼就看上他了,但是當年輕人告訴我他是我的未婚夫時,我驚訝萬分。可是更讓人驚訝的是,他拿出一封信。
信是由我父親署名,也是父親的筆跡。信裡父親告訴我,年輕人是他的世侄,婚事是他在外面和他的雙親談好的,所以叫他來這裡迎娶我。信上還告訴我,年輕人留過洋,學過西醫,叫馮孝。
或許你們年輕人會覺得無法理解,但我的確相信了那封信,並且遵從了父親的安排,和馮孝結婚了。
婚事很簡單,只是請大家來家裡吃了一頓。馮孝的表情始終非常嚴肅,彷彿從來不會笑一樣,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敬酒,卻從來不喝。我後來問他,他就以喝不慣白酒為理由。
婚後的生活很簡單,但我也很幸福。雖然馮孝經常看書,並不和我多說話,但我依然覺得有這樣一個丈夫很幸運,也覺得父親的選擇沒有錯。
可是,每到晚上,我都發現馮孝喜歡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