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戰機就好辦了。
用了十分鐘,俯衝轟炸機才全部升空。
輪到魚雷攻擊機升空的時候,就不能這麼辦了。道理很簡單,不管怎麼減重,魚雷攻擊機都不可能在後部升降機前方起飛,必須在後部升降機後方。航母的飛行甲板上一般會有三條橫線,分別是三種艦載機的起始滑跑線,只有在這條線的後方開始滑行,戰機才能安全升空,而代表魚雷攻擊機的那條黃線在後部升降機後面十二米處,即便減重,也就最多減少幾米的滑行距離。
這樣一來,就得把所有魚雷攻擊機都送上飛行甲板,才能讓其依次升空。
結果就是,第一架魚雷攻擊機在八點半才離開了“秦始皇”號航母。
從接到偵察機的報告到最後一架魚雷攻擊機升空,前後花了一個小時,只是美軍的攻擊機群並沒在這個時候到來。
顯然,顧祝同的作戰部署,起到了關鍵作用。
八點半左右,率先出發的四十架“海鷹”就在艦隊西北方向大約兩百公里處,遭遇了美軍機群。
在此之前,已有一艘擔任防空警戒任務的輕巡洋艦以全速向西北方向航行。
當時,這艘輕巡洋艦就在防空戰鬥機後方大約五十公里處,而其提供的資訊,為防空戰鬥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對美軍機群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第一百六十章 餘熱
到防空戰鬥機攔截不說,美軍機群還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在第一bō攻擊機群出發之後,斯普魯恩斯沒有轉向撤退,而是繼續向東南方向,也就是朝著中國艦隊所在的方向而去,且航速保持在三十節以上。主要就是,過遠的攻擊距離嚴重限制了美軍戰機的作戰能力。戰鬥也已經證明,美軍機群在極限攻擊距離上,幾乎沒有辦法跟防空戰鬥機周旋。
只有縮短攻擊距離,才能提高戰鬥機的作戰效率。
此外,在攻擊距離縮短之後,先起飛的戰機就能在艦隊附近待命,與後起飛的戰機組成大編隊。
這樣一來,護航戰鬥機就能提供更有效的掩護。
當然,美軍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問題是,斯普魯恩斯並不知道,中國艦隊改用了攻勢防空,讓防空戰鬥機前出到兩百公里之外攔截來襲敵機。
這下,問題出來了。
遭到攔截的時候,美軍機群採用的是大編隊,不但每艘航母派出的戰機聚在一起,而且四艘航母的機群都相隔不遠。
結果就是,所有美軍戰機都遭到了攔截。
更要命的是,為了留下最基本的防空力量,斯普魯恩斯只出動了二十架護航戰鬥機,而前來攔截的防空戰鬥機多達四十架。
在護航戰鬥機被衝散之後,轟炸機與攻擊機要想單獨突破兩百公里的防空區,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只是,美軍飛行員沒有放棄,在被打散之後,依然單獨朝中國艦隊飛去。
顯然,單獨發起攻擊的轟炸機與攻擊機,對艦隊的威脅並不大。更何況,還有二十架戰鬥機在等著它們呢。
在兩批戰鬥機的攔截下,美軍機群在九點過十分,才到達西南太平洋艦隊上空。
此時,西南太平洋艦隊的攻擊機群都已飛走。
在美軍機群到達之前,五艘航母還各派出了備用的戰鬥機,加上攔截美軍第一bō攻擊機群的防空戰鬥機,艦隊上空總共有近四十架戰鬥機嚴陣以待,而分散單獨突擊的美軍戰機根本不可能順利突防。
可以說,美軍的這bō攻擊並不成功。
只是,戰鬥持續的時間相當長。
主要就是,美軍機群早就被打散了,分散的戰機都是各自在搜尋目標,並沒有在同一時間到達。跟我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