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擊落另外的水飛機,讓其無法靠近艦隊。
十四日午,只有四架水飛機到達索羅門群島。
顯然,這太少了。
對斯普魯恩斯來說,搜尋中國艦隊是個大難題。
按照他的推測,中國艦隊肯定在新愛爾蘭島北面,但是在什麼時候到達的,以及之後的航向都無法推斷。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國艦隊在愛爾蘭島北面的話,就肯定會搜尋第31艦隊。也就是說,中國艦隊肯定會向東航行,只是航速不會太快,也不會前往索羅門群島北面,因為中國艦隊所剩燃油,僅夠其在新愛爾蘭島北面活動兩天,然後就得返回與補給艦會合。
據此,斯普魯恩斯確定了重點偵察海域。
顯然,斯普魯恩斯根本沒有想到,李向龍透過相互補給的辦法,提高了續航力較差的中小型戰艦的巡航時間。
斯普魯恩斯更沒想到的是,中國艦隊一直在向東航行。
原因很簡單,李向龍在十三日夜間,派了一架水飛機前往戰列艦編隊,讓方誌盛安排巡洋艦掩護補給艦前去與航母戰鬥群會合,並且把補給地點定在了新愛爾蘭島北面,即在與第31艦隊決戰之後就進行補給。如果在十四日依然沒有找到第31艦隊,航母戰鬥群將在夜間轉為向西航行,主動與補給艦會合,補給地點則在新愛爾蘭島西面,避免在補給的時候遭到打擊。
可以說,李向龍非常膽大。
關鍵是,斯普魯恩斯根本沒有預料到這一點。結果就是,由他確定的偵察區域向西偏了近兩百公里。
這意味著什麼?
雖然航母戰鬥群依然在第31艦隊偵察機的搜尋範圍之內,但是並非在主要搜尋區域裡面,因此被發現的機率大幅度降低。i
說白了,斯普魯恩斯只能靠運氣了。
當然,這並非斯普魯恩斯做的所有事情。
如果由此斷定斯普魯恩斯是一個才華平庸的艦隊指揮官,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在十三日夜間,斯普魯恩斯就對擊敗李向龍不抱太大的希望,至少不再認為能夠偷襲李向龍。
如果不是沒有選擇,他肯定會率領第31艦隊返回珊瑚海。
更重要的是,斯普魯恩斯吸取了珊瑚海大海戰的經驗與教訓,而且從交戰中學會了一些中國海軍的戰術,特別是防空戰術。
要知道,中國海軍的防空戰術,在珊瑚海大海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時,如果不是前出的防空戰艦提前發現了美軍機群,以及隨後又提前發現了美軍的第二波攻擊機群,西南太平洋艦隊肯定會慘敗。正是前出的防空戰艦,為艦隊提供了十多分鐘的預警時間,讓艦隊有足夠的時間派出所有防空戰鬥機,加強艦隊防空,才在遭到攻擊時只損失了一艘艦隊航母。
對此,斯普魯恩斯也有極為深刻的認識。
當然,他也有事實該戰術的基礎。
戰後,幾乎所有軍事學家都認為,雷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而且是影響最深遠的武器系統之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雷達改變了戰爭的面貌,讓戰爭變得更加慘烈。
只是,雷達並非中國首創。
在中國之前,英國就製造出了世界第一部雷達,只是不具備實用價值,而且中國的雷達技術,也有一部分來自英國,即透過間諜竊取了關鍵技術與裝置,才在大戰前研製出了具有實用能力的雷達。
得益於同盟關係,美國也很快獲得了雷達技術。
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是率先裝備雷達的海軍之一。
雖然在大戰爆發前,美國海軍對雷達的重視程度嚴重不夠,主要是受海軍的傳統戰術思想影響,很多海軍將領都認為,在主力艦的炮戰中,雷達幾乎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