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建議,並且專門為艦隊司令部安排了一名戰略參謀,此後開始及時為艦隊指揮官提供戰場諮詢。
李向龍說得沒錯,準確掌握總體戰局走向,確實對艦隊作戰有很大的幫助。
說白了,海軍是戰略xìng軍種,艦隊是戰略xìng力量,因此海軍與艦隊作戰,肯定會受到總體戰局影響。
在指揮艦隊作戰的時候,艦隊指揮官就得把總體戰局考慮進去。
(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章 分歧
第一百八十章分歧
需要考慮總體戰局的不僅僅是顧祝同,還有斯普魯恩斯。
一九四一年的最後一天,斯普魯恩斯收到了尼米茲派專人送來的將軍銜,成為美國海軍四星將。
問題是,這次晉升與斯普魯恩斯取得的戰績沒有任何關係。
所羅門海戰結束之後,斯普魯恩斯向尼米茲提出,應該在可以取捨的範圍之內,逐步放棄西南太平洋戰場。
說白了,斯普魯恩斯對打贏西南太平洋戰爭沒有半點信心。
不是說他沒有信心擊敗中國艦隊,所羅門海戰,已經讓他看到了機會,也認識到中國艦隊絕非所向披靡。可是斯普魯恩斯更加清楚,美軍要想在太平洋戰場取勝,就得以空間換時間,而不是在一個戰場跟中國海軍拼消耗。
事實,美軍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比中國海軍多得多的戰略防禦空間。
從某種意義講,中國一直在“背水作戰”。在與日本海軍爭奪西太平洋的霸權時,中國海軍輸不起任何一場海戰,只要在一場海戰中失敗,中國海軍就會喪失主動權,被日本海軍壓著打。雖然在擊敗日本之後,中國海軍基本控制了第一島鏈,而且把防線推進到了第若島鏈,但是在美國參戰之後,中國海軍取得的勝利果實就被抵消掉了,其戰略迂迴空間遠不如美國海軍。可以說,如果珊瑚海大海戰是另外一個結果,那麼中國海軍將在一九四二年被徹底打敗。
直到珊瑚海大海戰之後,中國海軍才有了較為明顯的優勢,也才能承受失敗。
只是,即便到一九四二年,甚至可以說,即便中國海軍攻佔了索羅門群島,在戰略空間依然遠不如美國海軍。
別忘了,當時任何一處戰場離美國本土都有萬公里,而最近的戰場離中國本土也就只有不到三千公里。
正是如此,斯普魯恩斯才主張穩步後撤,直到雙方的戰略力量達到平衡。
當然,後撤不是逃跑,而是獲取勝利的另外一種手段。
對美軍來說,後撤有很多好處,而且是透過死守所無法獲得的好處。比如,能夠拉長中隊的後勤補給線,增大後勤補給壓力,在後勤補給不足的情況下,削弱中隊的進攻力量。
要知道,後勤補給線每延長一倍,後勤補給壓力就要增加兩倍。
道理很簡單,向前線運送部隊與物資的船隻也需要消耗物資,而且還需要在沿途建立更多的補給中轉站,也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後勤部隊,而這些部隊同樣會消耗大量物資,導致整體消耗量劇增。
事實,對後勤補給,美軍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
別忘了,美軍得橫跨整個太平洋與中隊作戰,而中隊只需要把部隊與物資送到幾千公里之外。
換句話說,在中隊的後勤補給線延長的同時,美軍的後勤補給線將相應縮短,因此美軍的後勤補給壓力將大幅度降低,前線部隊的戰鬥力能得到提高,從而使新的防線更加穩固。
此消彼漲之下,總體戰局必然會在某個時候達到平衡。
當然,尼米茲肯定明白這個道理。
問題是,當時不關是尼米茲、還是斯普魯恩斯,乃至美國總統羅斯福,都不知道要退到什麼地方,才能形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