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承乾的刻意安排下,歷史發生了改變。
要知道,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費希爾在當上第一海務大臣之後,才主導英國皇家海軍的造艦計劃,而且首先建造的是劃時代的“無畏”號戰列艦,然後才是“無敵”號戰列巡洋艦。
從時間上看,英國皇家海軍提前了十五年開始建造戰列巡洋艦。
與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不同的是,費希爾得到的經費只夠建造一艘戰列巡洋艦,而且其效能遠不足以跟後來的戰列巡洋艦匹敵。
相同的是,費希爾依然極為看重戰列巡洋艦的價值。
雖然從大背景來看,英國政府撥款一百二十萬英鎊,讓皇家海軍建造具備主力艦的火力與巡洋艦的速度的戰列巡洋艦是為了對付敵國的襲擊艦,保護漫長的海上交通線,但是在具體使用中,費希爾卻有不同的看法,認為這種火力強大的戰艦能夠參加主力決戰,其速度就是最好的防護。
這艘在一八九二年動工建造的戰艦,被費希爾命名為“無敵”號。
也許,費希爾希望這艘戰艦在海洋上所向披靡吧。
馮承乾知道,殘酷的海戰將徹底否決戰列巡洋艦的價值,並且很快就會成為歷史書上的教材。
隨著“無敵”號開工建造,英德海軍軍備競賽的熱身活動總算是開始了。
雖然與後來的造艦比賽相比,此時的競爭還不夠激烈,英德都極為剋制,但是維持了數十年的英德友好關係也由此告一段落。即便在很多問題上,英德依然有共同利益,可是對抗取代的合作,英德矛盾浮上了水面。此後十多年,隨著德意志第二帝國日益強大,特別是帝國海軍愈發壯大,英德對抗將取代法俄聯合抗德,成為歐洲地區的主要矛盾,成為世界大戰的禍根。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英德對抗將發展成一場席捲整個西方世界的全面戰爭。
進入一八九二年,一系列國際大事也陸續發生了。
首先是,基爾運河的擴建工作正式開始。在“攝遠”號等四艦陸續交付給大清後,二十萬勞工先後從青島出發,來到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為拓建基爾運河的主要勞動力,德清關係也進一步加強。
隨後,由克虜伯公司出資的彈藥工廠在青島正式建成,開始為大清製造軍火。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而言,這只是一件小事。
按照馮承乾的安排,克虜伯公司去大清開辦兵工廠完全以商業手段操作,帝國政府基本不進行干預。
對大清來說,這卻是頭等大事。
雖然洋務運動搞了這麼多年,各地也興建了不少工廠,但是大清的工業水平依然停留在起步階段,彈藥等軍事物資主要依靠進口。有了青島的兵工廠,即便仍然得從外國企業那裡採購,也總比進口好得多。
李鴻章在高興之餘,跟克虜伯公司簽署了一份採購一千挺機關槍的合同。
雖然這是好事,卻難住了德國企業家。
要知道,機關槍的專利權在馬克沁手裡,德國企業根本沒有權利製造。因為是馮承乾促成了德清軍火貿易,所以這個麻煩也交到了他的手上。所幸馮承乾早有準備,在訪清回國後就花十萬英鎊從馬克沁手裡買下了機關槍的所有生產專利,即便不是獨佔專利,德國企業也不用為產權的問題煩惱了。
當年,發生的第三件大事是俄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正式動工。
從時間上看,與馮承乾熟知的歷史基本一致。為了加快鐵路的修建速度,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還任命維特為沙俄財政部長。
藉此機會,法國繼續向俄國提供鉅額貸款,並且再次提出正式締結同盟條約。
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雖然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非常清楚,與法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