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相府。
丞相李洪在府上設了家宴。
左都御史孫文傑、大理寺卿錢宗等幾個官吏照例是座上賓,人人都是滿面春風,一派樂呵。
酒過三巡,國子監司業徐靖笑道:
“丞相,赤焰國悍然發兵,靖邊王爺又牽制了朝廷兩員大將,女帝無將可派,這回可就真的要完蛋了,實在是可喜可賀。”
“沒錯,我等受王爺知遇之恩的人,很快就能迎王爺回京,正位登基。”
大理寺卿錢宗卻搖頭:“各位,現在還高興得太早,靖邊王爺也就幾萬人馬,可京都就有十萬精銳,王爺的實力差距很大。
“真要回來,鹿死誰手,還難以預料啊。”
國子監司業徐靖不以為然:“赤焰國鐵騎入侵,難道女帝不發兵馳援?她要是馳援北地,京都就會空虛,還拿什麼對抗王爺?”
左都御史孫文傑則道:“王爺可不止幾萬人馬,他統管著三郡十二府,募兵多年,麾下人馬也有十萬。”
錢宗搖搖頭,沒去爭辯,卻拿眼看著李洪:“丞相?”
李洪說道:“今天在朝堂上,我本來是想引誘那黃毛丫頭分割了徵西軍,可惜她居然沒有上鉤。”
孫文傑拍案附和:“丞相高見啊,那丫頭若是分了徵西軍,王爺就可以丟擲幾個城池,暗中和赫連國結盟,一舉吃掉馮錦川的人馬,解決後顧之憂。
“王爺再向赤焰國賠點銀子,和鍾英將軍率領大軍,從南北兩路殺回來,京都這十萬人馬,那是說什麼也擋不住的。”
座上有個傢伙附和:“丞相這一著是真高啊,真是我等楷模,可惱那丫頭很小心,沒有聽丞相的建議。”
“可不是嘛,被她逃過一劫了。”
徐靖冷笑著問:“逃過一劫?現在說這話,那也是太早了,畢竟赤焰國犯境,她已經開始從各州緊急調集糧草了,派兵馳援那是肯定的!
“可她從哪裡派兵呢?各州各府湊嗎?別說各州府目前自顧不暇,就算是湊齊幾萬人馬,那得等到猴年馬月?”
孫文傑哈哈大笑:“這樣看來,那丫頭多半還是要派出禁衛軍的。”
“此言實在有理。”
“說得太對了。”
孫文傑道:“派禁衛軍去北地馳援,京都可就真是空虛了,區區幾萬御林軍,做得什麼數?眾所周知,那裡面有一半都是些貴胄子弟。”
“禁衛軍一出征,王爺那邊立馬就可以和赫連國、鍾英聯手,先滅了馮錦川。”
徐靖點頭:“西北兩面都起刀兵,慕容婉那丫頭顧此失彼,焦頭爛額,王爺立刻起兵南下,加上京都還有我們這些內應,何愁京都拿不下來?”
兩人這麼一說,就連老奸巨猾、謹慎小心的錢宗也點頭稱是。
李洪看了一眼在座的官吏,笑道:“各位,明天的當務之急,就是齊心協力反對議和,督促那丫頭派兵馳援,只要她同意,靖邊王的大事可就穩了。”
孫文傑天生樂天派:“丞相勿憂,依下官看來,有葉凜風那幫二愣子武將在朝堂頂著,派兵是必定的,不是已經去調集糧草了嗎?”
李洪壓了壓手,正色說道:“形勢瞬息萬變,目前雖還沒有議和的聲音,但我們也要時刻防著。
“總而言之,各位都要拿出正氣凜然的架勢,慷慨陳詞,曉以大義,迫使那丫頭出兵,天下越亂,王爺就越有優勢。”
“對,決不能讓她去議和。”
“廢帝就是因為不敢戰,才被驅逐的啊。”
“丞相高見。”
“我等務必齊心協力,迫使那丫頭出兵才是。”
“車在路上必有坑,船到橋頭立刻沉,那丫頭快要完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