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會議室中,聚集的數百名才子們,也都是看著大螢幕上的直播,紛紛驚歎不以,鬧哄哄議論著。
不斷有人搖頭道:
“不可能的,這怎麼可能是一首字謎?”
“是啊,這首詞處處傷心斷腸,詞中句句無情,分明就是一首絕妙佳詞,怎麼可能是首字謎?”
這時,有人嚷道:“辛格**官,你是咱們新歐洲法典宗師,你看這首詞中,藏著字謎嗎?”
在場人人都知道,要論字謎對弈,歐羅巴的最強者自然是柯克,而他們新歐洲,則是聯邦最高法院**官,編訂《大陸法典》的辛格**官。
因為編著法典,最需要用字準確,更要對文字駕馭瞭如指掌,所以辛格**官不單單在法律界享譽盛名,在新歐洲文聯內也是地位極為崇高。
這次如果不是他正好在總部開會,又主動前來幫忙,由這位**官一一破解了,紀巧巧”部首偏旁”的刁鑽難題,和蘇懷的“半杯,沒喝一口。”的回應,只怕,無論是珍妮,還是柯克,早就堅持不到現在,一敗塗地了。
直到此刻,蘇懷出了這南宋女才子朱淑貞的《斷腸謎》,大家都是驚訝連連,滿頭霧水,只能寄希望辛格**官能看出端倪了。
頭髮稀疏,卻精神矍鑠的辛格**官沉默不語,好像在凝神思考,旁邊的老友,同樣是聯邦法院**官的哈迪沉聲道:
“老辛,你先別想這字謎的事,你覺得蘇懷搬出的這朱淑貞的詞怎麼樣?算是押韻嗎?”
這題就算不是字謎,如果蘇懷硬掰,肯定可以硬掰出幾個字的。
兩邊文聯這麼多才子,總有人能解出來吧?
問題在於,就算解出來,怎麼對上這題,蘇懷給出的規則是,要按照一樣的格式,那不是也要做一首意境相似的詞出來?
新歐洲眾才子門,都豎起耳朵,等待辛格**官的評價
辛格對於漢字掌握,已經爐火純青,沉聲分析道:
“這首詞妙處,不單單是詞意,更在發音,句中的‘落、了、口、問、靠’這五個字是仄尾,放在詞句的末尾處。這些字在讀時讀音都較快,喉部會有收縮的特點,以如此短急的字放於句尾使人一讀之下便有了一種無辜傷心之感,
如此一來,也使讀的人,能更好地體會到詞中哀慼情緒,
透過這幾個字,也便將詞人心中的苦痛與傷感有所表達,而這種表達又不像直言詈罵那麼的直接,用得令人歎為觀止……”
“老辛,你就別長他人志氣了,意境,發音什麼的,是很主觀的東西!”哈迪法官焦急道:
“你就說押韻不押韻吧?”
辛格**官看了老友一眼,那意思說,這還需要我說,但是看眾人都期待的望著,也只能耐心解釋道:
“你們沒聽出來嗎?落、方、了、留、口、交、問、刀、靠、消……十個尾字是按仄平仄平的順序出現的。
這當中仄聲字和平聲字的交替出現,既調節了詩歌的格律,使得本詞在閱讀中更加有韻味,又在平仄的改變中有一種音樂的跳躍感,使詞如同一條山中水澗有時急湍,有時平緩。又如同書法中的變化之美……”
說著辛格不由閉上了眼睛,陶醉道:
“初看平平無奇,可是將字細細品讀就會發現當中的與眾不同,那種變化之中的美感和靈動……簡直是天成之作啊,可惜可惜啊……這樣一位絕代佳人,竟然有人不懂得珍惜。”
辛格**官深深為朱大才女感嘆同時,新歐洲文聯幾百名才子門,都是拍著大腿喊道:
“這果然不是什麼字謎,而就是一首詞!”
“這蘇懷根本就是故弄玄虛。”
“絕對假不了,我就不信,有人字謎能出得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