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辰不光自己‘筆耕不輟’,而且還要求李懷熙必須回信,雖然沒有明確要求李懷熙必須和他一樣騷情,但是字裡行間的意思也算表露無疑了。
截止三月中下旬的時候,李懷熙已經在短短二十多天裡欠了林易辰三封回信,他沒辦法把自己每天上幾次茅廁這樣的事也加進去湊數,‘李府’在林易辰走後依然緊閉大門,日子過得平淡如水,李懷熙覺得自己實在是沒什麼可寫的。
林易辰倒是好說話,小小的抱怨過後就降低了自己的標準,不求李懷熙和他一樣風花雪月,只求李懷熙能告訴他每天過得好不好就行,姿態低得就像是求愛不成的棄婦,讓李懷熙哭笑不得。
對於談戀愛這種事,李懷熙其實沒什麼經驗,他前世活得太過短暫忙碌,沒等騰出功夫體驗就魂歸大周了,之前能在與林易辰的相處中佔據主動,賺個妖精的名頭,也只是拜他前世看過幾部愛情動作片所賜,真正陷入情網的人都是什麼表現他還真不太清楚。
李懷熙有時候懷疑林易辰看似正常的外表下其實已經瘋了,當初那個表面上嬉皮笑臉的無賴縣官骨子裡可是高傲得很,怎麼能一下子就變成了如今這樣一副斷不了奶的樣子呢?!有心想要不搭理這個瘋子,可又怕林總督瘋病發作衝到盛京來,李懷熙最後無奈之下還是按照林易辰的懇求,提起筆寫了一些流水賬連同最近做的幾篇策論一起寄了出去,至於林易辰收到回信是不是真的心滿意足他就管不了了,李會元浪漫細胞告罄,真是憋不出來太多‘婉約’了。
給林易辰寫完了信,李懷熙又寫了一封家信,過年的時候李成奎和他們哥幾個商量,打算再多置一些田地收租用。當時李懷熙心裡惦記著會試的事兒沒仔細聽,這些日子稍閒下來一些,細想想這件事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錦縣富庶,窮到租地種的人不多,而且他們家的人不像大伯李成孝家的人那麼會種地,連他爹李成奎自己都說不準不同的作物一畝地能收多少,碰上有心欺瞞的佃戶吃虧上當是免不了的,因此李懷熙更傾向於在城裡置幾間鋪子收租,這些事他和李虎都熟,至少要比土地旱澇保收。
家信隨著給林易辰的情信一起,用林總督的特權走官家的驛站送了出去,三月底的時候,李懷熙就收到了家裡來的回信,信上說家裡年初的時候已經置了五十畝地,如今已經租出去了,收多少租子李成奎是和李成孝一起去談的,讓李懷熙不用擔心。
家裡本來打算買兩百畝的地,收到李懷熙的信以後就沒再買了,餘下的錢準備讓李虎在餘川買兩間鋪子,錦縣也打算買一間,留著自家賣臘肉用。二舅家的大小子唸書不行,也轉了商戶,外面的學徒不好做,可以先幫著李成奎看店。
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李成奎在信裡囑咐李懷熙不要忘了為去世的親人燒紙,怕李懷熙不懂,還在信裡說了一堆的注意事項,連怎麼選擇燒紙的地方都嘮叨了。
信是家裡的小丫頭李思思代寫的,欺負李成奎不識字,寫完了正事兒還寫了一大堆雜七雜八的內容,連家裡的毛驢生了小驢都寫上了。李思思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性子,家裡前一陣子為李龍向王家下了定,她背後攛掇大哥李龍向未來的老婆表誠意。李龍還真照辦了,大冷天親自挽了袖子去葦塘抓北歸的雁,結果雁沒抓著還被啄了好幾下,身上青一塊紫一塊,臨了下定用的還是從市集上買的雁,這事兒也被李思思當成笑話寫進了信裡。
李懷熙看了這些也覺得好笑,不過他倒是不覺得李龍是受了李四攛掇才會如此,對於這場包辦婚姻,李龍一開始並沒有這麼大的熱情,如今這番變化只說明一個問題——他偷偷看過了王秀才家的那個姑娘,而且那姑娘應該長得不錯。
清明節那天,李懷熙按照他爹的指示出城尋了一個寬敞的十字路口,鄭重其事的畫了兩個圈,分別寫上‘李’和‘孟’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