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需要力氣,又不僅需要力氣,還需要巧勁,武靖就馬上想到了太極,人馬上就自告奮勇,“我來!”他還想著這是不是也可以練就一種武功呢,可是他才杵了一下,就聽見“嘎吱”一聲,缸裂開了,他的力氣太大了!
好在缸只是裂了一條縫,沒有完全破裂,要不然真的是浪費她的糯米啊!她的儲存量可是不多。
杵好的餈粑還有一個放涼,變硬的過程,然後切成薄薄的一片,如果不吃就用比較有韌性的草繫好,一捆一捆的放在裝水的罈子裡,可以放很久的。
想吃的時候拿出來,放上一點油,煎的兩面金黃,喜歡吃鹹的就放點鹽,喜歡吃甜的放上糖,真的是好吃的不行,如果條件更好一點,在餈粑上摸上雞蛋液,再煎那就更加好吃了。
餈粑一切好,梁靜萱就迫不及待的讓楚萌萌他們幫忙打了好多的雞蛋,大家聞著煎出的香味,真的是直咽口水。這天大家沒有吃飯,盡是吃餈粑了,本來準備的多多的餈粑一天就被吃了差不多一半去了。
說了吃多了不好,不容易克化,可是不論是小孩還是大人,大家都一個勁的吃,寧願吃了過後喝山楂水助消化。
幸虧餈漿磨了要放一段時間才能吃,要不然後果更加的嚴重。
不過知道等到元宵節的時候就能吃到這個餈漿做的湯圓大家也還是非常期待的。
杵完餈粑,磨完餈漿,因為紙還沒來得及弄出來,也就不用貼對聯,窗花了,梁靜萱準備攤回豆餅。
攤豆餅也是她家傳統的吃法。
不要以為只是做一種簡單的吃食,攤豆餅對於她們那的農家來說相當於一個大的節日。
這一天兄弟姐妹,鄰居朋友,出嫁的女兒可是都會回來的,真的是好多人,好熱鬧的。
攤豆餅用的是綠豆,梁靜萱在翠屏山上收集了很多,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將綠豆磨成漿,然後切上一大塊肥肉,準備一個乾淨的蚌殼,準備上肉剁碎,放上生薑,蒜苗調成餡。
先是攤豆餅皮,鍋裡是不用放油的,只需要用肥肉在鍋裡一圈一圈的擦上一遍,肉接觸到熱鍋,就會有油煉出來,既保證鍋上有油,又保證不會太多油,然後用蚌殼舀上一殼綠豆的混合漿汁,慢慢的攤成一個圓圓的薄薄的餅皮。
餅皮做好了,要是想吃了,可以先在鍋裡放上油,然後再將餅皮放進去,把調好的餡放到餅皮上,摺疊一下,翻過來將餅兩面都煎的焦黃焦黃的,同時也將餡煎熟,裡面的油煎出來了,再摺疊再煎,到每一個部位都焦黃焦黃,並且餡完全不漏出來,而油又能浸透到豆餅皮上,豆餅就成功了。
外面的皮焦香焦香的,裡面的餡鹹香鹹香的,兩個一起吃,那真的是好吃極了。
當然這是急著吃的做法,一般她們都是先攤好很多豆餅皮,然後再一起加餡慢慢煎,慢工出細活,才能又焦又香。
而且豆餅皮一般會比餡多很多很多的,因為豆餅皮還可以曬乾了儲存起來,以後像下麵條一樣下著吃,而且很多時候如果有那個比較親的,或是鄰居當天沒有來,他們還會送上豆餅皮,讓人回家自己調餡,自己煎著吃,這算的上是傳統吧。
反正他們家那,並不是每家每戶每年都攤豆餅,一般就是今年如果在別人家吃了,明年自家就會攤,請上別人家的人,相當於還席,不過樑靜萱覺得這樣更多的是聯絡大家的感情,是吃的熱鬧,是吃的開心。
所以在異世的第一個年她要攤上豆餅,想讓爸爸媽媽知道她過的很好,自己都攤上豆餅了,有很多人陪著。
豆餅真的是個好東西,並且它也不像餈粑那樣不容易消化,也不上火,主要成分是綠豆嗎,梁靜萱也就沒有阻止大家吃多。這一天她又沒有做飯,大家三餐都吃豆餅也不膩。
楚修文,楚萌萌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