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在今河北南部。事參見《史記·河渠書》。
(4)膏腴(y*魚):指肥沃的土地。
(5)鍾:古代容量單位。春秋時齊國的“公量”以六十四鬥為一鍾。戰國時魏,秦等國也兼用這種量器。
(6)雒(lu^洛)陽:即東漢都城洛陽,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7)激:阻遇水勢。洛:章錄楊校宋本作“雒”,可從。
(8)孟母:指孟柯的母親。徙(X!洗):遷移。孟母之徙宅:據劉向《列女傳·母儀》記載,孟子的母親為了有個良好的環境教育孟子成材,曾三次搬家,才找到滿意的地方。
(9)勢:地勢。這裡指環境。
(10)趙他(tu¥馱)(?~公元前137年):又作趙佗,直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南越國王。秦時為南海郡龍川縣令,後為南海尉。秦末,兼併桂林,南海和象等三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受封為南越王。後因呂后禁輸鐵器,進行反抗,自稱南越武帝。漢文帝時再派陸賈出使南越,景帝時重又以藩臣歸順漢朝。南越:古地名。在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
(11)南夷:指我國古代南部民族。
(12)畔:通“叛”。王制:這裡指漢朝的制度。
(13)椎髻(hu9j@追計):像椎形的髮髻。箕坐:坐時兩腿伸直張開,形似畚箕。
(14)陸賈:戰國末期楚國人,漢初的政論家、辭賦家。從漢高祖定天下,常被派往各諸侯為說客,是漢高祖的重要謀臣。官至太中大夫。對漢初的政治曾發生影響。著有《新語》一書。
(15)蹶(gu@桂)然:急速。
(16)藩:屬國。以上事參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史記·南越列傳》。
【譯文】
魏國每個勞力分配無主荒田一百畝,鄴縣唯獨土地貧瘠每勞力要分配二百畝,西門豹引用漳水灌溉,使之成了肥沃的土地,每畝要收莊稼一鍾。人的本質就像鄴縣的荒田,仁義之道的教化如同漳水,讓人擔心的是不能變化,而不是擔憂人性難於引導。雒陽城中的河道里沒有水,治水工人就截斷雒河中的水,使它上漲,於是河道里有水日夜奔流,這是治水工人的功勞。這樣說來,接近君子,仁義之道就會屢次施加在你身上,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大概就能證明。人聚居地方的水汙濁,在野外的水清潔。同樣是一種水,來源於天邊,有的汙濁,有的清潔,這是所處的環境使它這樣。南越王趙他,本來是漢朝賢良的人,被南夷的風俗所化,背叛漢朝制度,梳成椎狀髮髻,兩腿伸直張開地坐著,就像天生喜歡這樣。陸賈用漢的道德勸說,又用皇帝的威嚴恐嚇,他就很快地起來坐好,從內心感到應該改悔,於是奉行漢朝制度,改稱屬國。他對於梳椎髻坐如箕,又像是天生厭惡了。前面像那樣,後面卻又像這樣。這樣說來,人還是在於教化,不單一在本性。
吉驗篇第九
【題解】
在本篇中,王充用有關黃帝、舜、后稷、伊尹、齊桓公、楚共王五子、趙氏孤兒趙武、漢高祖劉邦、章武侯竇廣國、司徒虞子大、漢光武帝及烏孫王昆莫、夫餘王東明等的傳說、神話和故事,來證明帝王將相的出現都是天命,都有天降的吉祥徵兆相伴隨。所以他說:“凡人稟貴命於天,必有吉驗見於地。見於地,故有天命也。”“創業龍興。。曷嘗無天人神怪光顯之驗乎!”
【原文】
9·1凡人稟貴命於天,必有吉驗見於地(1)。見於地,故有天命也。驗見非一,或以人物,或以禎祥(2),或以光氣。
【註釋】
(1)見:同“現”。
(2)禎(h5n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