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徐庶示意,“開始吧!”
“閱兵開始,軍樂起。”
國歌之後,高亢的帝**歌響徹閱兵的整片場地。帝國中央軍的一千五百米聖堂武士披著重甲、一手持盾一手持槍,排著橫平豎直的方陣,踏著隆隆的正步隆重出場。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華夏要讓四方……來賀。”
令人心潮澎湃的歌詞從軍陣中飄了出來,在閱兵場裡四下游蕩。直聽得滿場觀眾熱血沸騰,更有老者和聖元元年後出生的少年為之流下激動的熱淚。
試問誰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盛。武帝時期的大漢曾一度讓華夏文明為之驕傲,讓漢家子女為之自豪。這些自豪不是一個個所謂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堆疊起來的,而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勝利、大捷、屠城——戰爭引領著中華文明走向強盛,外族人面對因大漢強盛而對漢人卑躬屈膝,這是讓廣大漢人發自肺腑自豪的根本原因。
眼下,神聖華夏帝國用他強生的軍力,征服著一個又一個文明,達到前所未有的強盛。萬國來賀,百國自甘成為附庸,異國的國君哪怕是遇見帝國最為平凡的百姓也要退避三舍,主動讓路,同時還要卑躬屈膝主動見禮。這就是一個國家強盛的鑑證。
有這樣強大的國家做後盾,百姓怎能不對其忠心耿耿?
於是,剛剛坐回座位的帝國精英們又站了起來,揮著拳頭跟著帝**人一起引吭高歌。
如果說,剛才齊唱國歌的場面給前來參會的番邦使者展現出了帝國百姓齊心一致、溫和儒雅的一面的話,那麼眼前熱血沸騰的歌聲,則讓他們產生了濃濃的恐懼之情,並隨之得出統一的判斷——“華夏/賽里斯人不好惹。”
緊隨聖堂武士之後入場的,便是帝國的聖殿騎士們。
在羌族自治州時,馬克西明一度以為趙統率領的部下就是賽里斯最精銳的騎士。今日,見了聖殿騎士,他們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精銳。
眼前的聖殿騎士,不單鎧甲比羌道的騎士更為華麗、堅固、沉重,連坐騎都被披上了厚厚一層鎧甲,連人帶馬武裝起來沒有一絲縫隙,別說弓箭,就是長槍都戳不透。面對這樣的武裝戰鬥還沒開打,就已經決出勝負了。
聖殿騎士方陣馬蹄隆隆,在騎手們的駕馭下,戰馬如指臂使,長達一里的行程中竟然沒有一絲錯亂。優越的馬術讓遠道而來的番薯們又是好一陣震驚。
就在這個時候,先前入場的聖堂武士來到高臺下方,一千五百米官兵整齊側頭,仰視著高臺上的欒奕,同時舉起手中長槍,“教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千人齊呼卻爆發出萬人般的氣勢,殺氣騰騰的狀態,驚醒了沉寂在軍歌的傲然盛氣中的觀眾,人們聖堂武士一齊高喝:“陛下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呼聲如同驚雷一樣。
緊隨聖殿騎士出場的,是幽州名揚天下的陷陣軍方陣。與滿身鐵甲的聖殿騎士同樣,身穿步人重甲,手持長柄神刀的他們亦是贏得了全場觀眾一片熱烈的掌聲和讚歎。
鏗鏘有力的步伐,跺的大地轟轟隆隆作響,雪亮的神刀,殺氣騰騰的陣勢給人以不寒而慄的觀感。在驚歎過、駭然過之後,帝國的百姓們這才想起這支軍隊是屬於帝國的,是他們守護神,有這樣的軍隊何愁國家不強,民族不興,家族不旺。
於是乎,百姓們將震驚和驚恐轉化為強烈的興奮和激動,奮力揮舞手臂向陷陣軍官兵致敬,恨不得把手伸到場中央與帝國的勇士們握手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