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上安裝特製的接收天線,他們主動前往目標區域引誘對方雷達開機,隨後透過裝置來確定對方雷達的工作波段,因為雷達一般而言工作波段會覆蓋一定的頻率,所以一次偵察並不一定可以收取全部的波段。只有透過反覆偵察才可能收集全資訊。
收集完了就算完了嗎?自然不是這樣,如果對方只部署一臺雷達,那自然簡單,但是要部署兩臺呢?比如說一臺在一個較高頻率的波段工作,一臺在較低頻率工作,那麼如果你單純準備一臺干擾機針對某個波段的干擾措施那就沒用了。當年華夏在自家演習中防禦方就曾經用過這種辦法來對抗對方的壓制。把進攻方弄得灰頭土臉。所以多長了一個心眼的華夏電子戰部隊在偵察方面進行的非常認真,而且還大概確定了對方雷達陣地。
不過事實證明,在有穿越者指點的華夏電子戰部隊有些高看德國人了,德國人確實為了保證雷達的覆蓋面積而在關鍵目標上部署了多臺雷達,但是他們對雷達的反干擾方面卻沒有什麼措施,至少戰場上沒有表現出來。多臺雷達都是用一個頻率進行掃描,之間的差距非常小,完全可以用一種干擾手段進行覆蓋。而在雷達佈置方面,對方採用的也是外實內虛的辦法,雷達多數部署在外圍,儘可能的擴大探測範圍,而且雷達重疊區也不是很大。這樣部署的結果就是,一旦突破了外層境界網,內部連一點補救的機會都沒有。這種佈局在華夏電子戰部隊看來過於粗糙了,要是華夏建立雷達網的話,甚至會放棄監控範圍而至少給內圈留一臺雷達,而且內外兩層的雷達的工作頻段絕對不會一樣。…
在確定了對方雷達資料和位置之後,那麼剩下的就是干擾了,華夏這次準備的干擾措施有兩種,一種就是針對對方雷達頻率實施瞄準式干擾,在未來行動中華夏空軍和英國空軍一起準備了10架干擾飛機,一共分成5組,每一組對某個特定頻段的雷達實施干擾。按照一般瞄準式干擾的原理,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讓干擾機的頻段直接對準對方雷達工作的頻率,這樣效率更高。但是考慮到萬一要是那個德國雷達操作員靈光一閃直接調頻的話,那干擾作戰不久白費了,所以協約國一方最終還是決定有備無患,對對手可能採用的頻率也做了一番應對。
但是考慮到這個年代干擾機的穩定性實在捉急,要是萬一幾臺干擾機因為某些不可名狀的原因失靈了怎麼辦?然後直接讓機群暴露在對方戰鬥機或者雷達引導高炮的攻擊之下嗎?(實際上德國人並沒有研究出來火控雷達,只不過學霸約翰牛以己度人了,生怕德國人也有對空火控雷達。)
於是乎,第二種干擾彷彿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一種用到冷戰初期的干擾方式,也是最簡單,最沒技術含量,具體實施只要人力就可以的干擾方面——扔箔條和干擾繩!當然考慮到這東西必須扔的足夠多,才能形成一條走廊來遮蔽攻擊機群,所以載機必須說比較大的雙發轟炸機。這種干擾的遠離就是把飛機隱蔽在漫天的箔條和干擾繩形成的回波之中,讓對方雷達無法從中區分出來。進而無法跟蹤,更沒辦法引導飛機實施攔截,火控雷達也將失效。
德國在增加戰鬥機數量,但是機場數量實在有限,所以他們只能往那些大機場中使勁的塞飛機,有遮蔽作用的機堡肯定不夠用了,僅僅能擋風遮雨的機庫也早就塞滿了,更多的飛機則是露天堆放,把一個個機場排的滿滿的!而協約國和華夏空軍就要趁對方發動之前,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第二更奉上~~~,求訂閱求支援~~~~。(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外援
“對方的航空母艦編隊正在進行輪換,目前常駐在西西里島和那不勒斯的航空母艦數量不會超過9艘,這一段時間是他們航空力量最為衰弱的事情,難道我們不採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