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他,因為南昌失守了,南昌縣令和隆興府知府都在城破的時候自殺了。
起義軍席捲了南昌,把南昌搶成了一座空城,然後繼續向外出擊,瘋狂宣洩他們的怒氣和痛苦。
被壓抑和剝削的痛苦,被欺壓和蹂躪的痛苦,種種痛苦加在一起,讓他們痛不欲生。
而現在有了宣洩途徑,怎麼能不讓他們感到愉快呢?
於是他們四處攻城略地,而南宋方面糟糕的基層組織也讓他們幾乎無法自主應對這些叛亂。
田師中和戚方受命出擊的時候,江南西路的局勢已經十分糜爛,非下大力氣不能平復。
起義軍數量太多,佔領地區非常之廣大,勢頭非常迅猛,已經漸漸有了超出江南西路向其他地方發起衝擊的趨勢了。
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
田師中領兵抵達了荊湖北路的通城,在這裡做第一次休整,而戚方則率領軍隊南下抵達了江州德安縣砸,在這裡駐軍,進行了第一次休整,並且派人繼續南下探查起義軍的具體訊息。
然後他們很驚訝的得知起義軍似乎正在發生內鬥。
這本來也是難以避免的,因為從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這兩個月間,起義軍本身已經發生了兩次內鬥了。
最開始,這支起義軍就沒有固定的首領,十幾支起義部隊分別獨立,互相獨立行動,互相之間沒有什麼高層次的協同作戰,勢力大或者勢力小全靠他們自己發展。
大的勢力很快發展到了十幾萬人,小的勢力只有幾萬人。
而起義軍彼此之間也不是完全沒有仇怨,比如佔領了南昌的那支十幾萬人規模地起義軍,其首領號稱大刀韓五,和另外一支佔據了筠州高安縣的起義軍的首領有私仇。
佔據南昌之前,他順路經過高安縣,就動手把這支起義軍吞併了,把那個跟他有仇的首領殺掉了,以此復仇。
而另外兩支分別控制臨江軍一部分地區的起義軍也為了爭奪地盤爆發了戰爭,雙方的戰爭在六月中旬開始,三天之後結束,因為其中一支起義軍的首領被流矢擊殺。
於是臨江軍就被人稱劉老三的起義軍首領完全控制了。
撫州的情況也差不多,兩支起義軍內鬥,其中一支獲得了勝利,佔領了撫州。
贛州的情況最激烈,三支起義軍聚集在贛州,還有本地人組成的第四支起義軍。
一開始大家精誠團結,協作共贏,一起趕走了駐守當地的南宋禁軍。
然後四支起義軍就因為分贓不均而爆發了內亂,除了一支起義軍南下南雄州之外,其餘三支打成一團。
最後兩支外敵起義軍聯合在一起對抗贛州本地的起義軍,雙方連日激戰,都忘記了繼續外出與宋軍戰鬥,戰鬥到七月中旬,也就是各自控制一半的贛州。
從六月到七月中旬,十幾支起義軍經過互相之間的火併,只剩下七支,數量銳減一半。
而且在行事風格上,這些起義軍也漸漸不是那麼的純粹。
最開始,他們的確是為了反剝削反壓迫,向宋軍和宋朝官員發起進攻,擊殺他們,為自己出口惡氣。
而隨著他們的進取,漸漸的,他們所做的事情就不是單純的反壓迫反剝削了,而帶上了一絲強盜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