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用於官府行文書寫,在這個時代普遍有神秘、莊重的象徵意義,以此顏色代表白條的重要性。
文字方面,蘇詠霖也要求統一使用規定字樣的文字,且一律採取雕版印刷模式,雕版儲藏於財政部倉庫,樞密院和工部若要使用,必須要透過財政部的允許才能使用。
多層加碼之下,全新一套白條式樣出現了,蘇詠霖在登位之後第二十八天看到了樣品。
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計,唯有對著太陽光時看到的那副深藏於其中的山水畫相當曼妙,給這俗物平白無故的增添一份浪漫的意境。
這種感覺,就像是把貨幣做成了藝術品一樣,頗具美感。
將來的紙幣,就這樣弄吧?
蘇詠霖忽然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雖然可能成本稍微高一點,但是到底還是一張紙,有的是時間改進工藝,怎麼弄也比用銅鑄錢要來的划算。
蘇詠霖下令嘉獎完成這次創新的工匠,並且將這一批白條量產了一部分,用做儲備。
而這一次,為了徵發山東地區的十萬民夫相助軍事後勤,樞密院應山東地方官府的請求,向財政部提交了一批白條的申請。
財政部稽核之後,確認這是合規的,可行的,就審批同意,把這一批白條下放了,流入了民間。
與此同時,山東行省地區開始對新白條的式樣與不同進行講解,並且開放了用舊白條等額換取新白條的業務,鼓勵百姓將手中沒用掉的舊白條兌換為新白條,為下一步整肅白條在民間的流動情況做準備。
蘇詠霖又下令舊有白條和新白條互相之間的兌換要限時,超過一定時限舊有白條直接作廢,不再允許兌換,如此加速民間白條的更新換代。
舊白條想要偽造實在是太簡單了。
藉著戰爭的機會,蘇詠霖統領之下的明政府籌備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並沒有一味地等待戰爭的勝利和歲幣的獲取。
這一戰固然要打贏,但是明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實在也是太多太多。
而與此同時,在山東行省海州前線,周至也透過深入宋國內部無孔不入的天網軍第二行動組獲知了大量的宋軍動向情報。
從宋軍動向情報來看,宋軍也並非完全沒有做情報工作。
他們顯然也已經知道了明軍正在海州集結,且有大規模行動的準備,並且相對應的加強了江淮一帶水軍戒備力量和長江南岸鎮江府、建康府的防備力量。
從明軍的佈置來看,宋廷方面顯然判斷出了明軍打算從海州發起進攻,一路南下,突破淮河長江防線踏上江南土地的想法。
所以他們加強鎮江府、建康府防備的行為一點也不奇怪。
根據明軍方面的情報,可以得知鎮江府宋軍人數號稱五萬,實際在四萬左右,建康府宋軍人數號稱七萬,實際也在四萬左右。
兩支軍隊都有被吃空餉的情況,只是一邊吃得多,一邊吃得少。
這樣看來,王權的確是個草包。
而水師方面,宋軍在兩淮地區的水師基本上只能算作巡邏戒備,戰船數量不過數十,而作為戰鬥水師的一部分集中在長江防線,戰船數量突破二百,水師人數約在三千。
明州水軍戰船三百餘、水兵七千餘作為宋軍水師主力依然停泊在定海縣港口,並未做出行動。
據此判斷,顯然宋廷認為明軍水師有從海上突擊直抵臨安的可能,所以要求明州水師成為臨安城的海上長城。
所以這一戰就是明軍水陸兩軍六萬三千對宋軍水陸兩軍九萬。
雙方兵力差距不算太大,勉強算的上是勢均力敵,但是考慮到宋軍作戰有主場優勢,隨時可能增兵,所以明軍還是需要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