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大部分蝙蝠趁著夜色出去活動,只有零星幾隻臨時休假的倒掛在巖壁之上。
這幾隻散兵遊勇,對陸飛根本產生不到任何威脅。
在手電光的照射下,陸飛循著金屬味道快速往前走。
走了一百多米,巖洞再次變得狹窄。
幸運的是,即便最狹窄的地方,也能直立側身透過,這樣一來就輕鬆了很多。
就這樣一路向下走了半個多小時,計算著差不多出來將近兩公里,眼前出現三條岔道。
陸飛站定,提鼻子用力聞了聞,毫不猶疑鑽進最左邊的岔路。
進了這條岔路拐過一個小彎,金屬氣息越發濃重起來。
這就說明,距離目標不是很遠了。
眼看勝利在望,陸飛亢奮到了頂點。
再向前走一百多米,空氣越來越乾燥,空氣中除了金屬味道,還有濃重桐油味兒。
這兩種味道混合在一起,已經無限接近陸飛的猜測,陸飛就更加興奮了。
又走了兩分鐘,空間越來越寬,地勢越發的平坦,兩邊終於發現了人工開鑿的痕跡。
再往前走十幾米,眼前出現一個人為開鑿的巨大空間。
這個空間高有五米左右,頂部的鐘乳全被認為砸斷。
寬度超過二十米,長度至少有八十米。
石塊兒砌成的地面極為平整,兩邊除了十幾門口徑不一的山炮之外,放眼望去全都是大箱子。
嘿!
皇天不負有心人啊!
終於被我找到了。
陸飛興奮的揮了揮拳頭,確認沒有機關後,快步來到近前。
最靠近陸飛的幾排箱子,由於環境潮溼木箱糟透已經坍塌。
各種型號的槍支散落一地。
德式的,俄式的,步槍手槍應有盡有雜亂不堪。
戴上手套隨便拿起一隻沙俄製造的水連珠步槍看了看,已經鏽成了一塊兒廢鐵。
繞過這些垃圾,看了看鏽死的山炮,陸飛不禁翻了個白眼兒。
又是垃圾!
再往前走,地面乾燥了許多。
隨便開啟一直完好的木箱看了看,全都是子彈。
垃圾!
再開啟一隻長條木箱,裡面是用油紙包裹,整齊擺放十二隻“遼13”步槍。
這是張作霖的兵工廠,根據德國的毛瑟98/22步槍和島國的38式步槍的結合體。
這種步槍效能十分優良,比島國的38式好用的多。
當時年產量可達4萬支,全部裝備給主力部隊。
目前,遼13存世的數量不是很多,當古董槍支收藏,一支能賣到十幾萬呢。
而這裡裝有遼13的木箱就有十幾只,價值不菲。
不過,這還不是陸飛的目標。
再往前走,兩邊依舊是武器箱子。
槍支,子彈,手榴彈應有盡有,數量相當巨大,裝備上百人的隊伍沒有任何問題。
一直向前,把這個空間逛了一半,陸飛的眼睛一亮,箱子終於變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