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而是類似於高爾夫球場、旅遊景區裡的那種擺渡車。”
“只不過他們增加了很多先進的裝置,什麼車載計算機、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鐳射雷達等等都有,讓車子很先進很智慧。”
“想要去哪兒,點一下目的地就行,都不用司機操縱方向盤和油門剎車,車子自己就知道轉彎、加速、減速、躲避障礙物、倒車入庫……”
徐江不說還好。
他這一說,高啟強更懵逼了。
這麼先進的嗎?
汽車都不用司機開,自己就能開?
這他媽是什麼天頂星科技啊?
我和弟弟設想的純電動汽車,都還只是構想。
沒想到在飛聯科光電資訊科技研究中心。
不僅已經有了,而且還如此先進智慧。
至於他們為什麼要把擺渡車,都搞得如此先進智慧……
原因還用得著猜嗎?
一定是有車企,在和研究中心合作。
進行前瞻性的技術研究與應用探索。
所以自己和弟弟要搞的純電動汽車,國內各大車企並不是不能造,而是早就在做科研技術儲備,就等條件成熟便會量產上市。
一時間,高啟強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古怪了。
苦思冥想,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條發財之路。
結果卻發現,這條路不僅已經有人走了,而且速度還他媽飛快。
自己和弟弟,還只是有個想法,別人的‘試驗車’卻早就開始內測了。
不過……
這麼說來,米利的艾哈德和馬什克,他倆的特斯達汽車公司,不也是白忙活了嗎?
他們想造純電動的超級跑車,卻還存在很多技術問題,但龍國這邊顯然早就能造了。
“你看你,臉色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差?”
“我就隨口說幾句,你怎麼就面如死灰了呢?”
徐江笑呵呵的放下茶杯,目光深邃的看著高啟強。
高啟強唇角微微顫了顫。
“我……我覺得這,這太意外了。”
“然後呢?”
徐江把策劃案放下後,笑容玩味的問道:
“知道國內早就有車企在研究純電動汽車,難道你就害怕不想幹了?”
高啟強微微搖頭。
“不,當然不是。”
“我們兄弟倆決定了要造純電動汽車,就不可能說改就改。”
“有車企走在前面,對咱們來說,確實不是一個好訊息,但換個角度想想,這也證明咱們兄弟倆眼光沒錯。”
“咱們龍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採用混合動力形式真的只是暫時過渡,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造出很先進智慧的純電動汽車。”
“另外,有車企走在前面,已經提前研究了很久、做了很多試驗,比起我們有更強的研發力量、更多的技術積累,那咱們完全可以合作嘛!”
“比如咱們可以合作共建一個新汽車品牌,車企出人出技術,我們強盛集團負責買地、建廠、資本運營……”
高啟強的反應不可謂不快。
三言兩語之間,就把一件令人沮喪的事,變得充滿希望。
而聽高啟強如此認真,絲毫不介意與傳統車企合作。
徐江知道,已經多說無益。
高家兄弟倆,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無論如何也要造電動汽車。
又喝了一口水後,徐江蹙眉問道:
“我看策劃案中說,全球燃油汽車產能日趨過剩,需要重大技術升級,才能提振消費信心……這話什麼意思?我怎麼有點不太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