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儘管聽出了朱翊鈞的不滿,陳矩卻不知道朱翊鈞對於這件事只是表示一下不滿,還是另有處置畢竟張誠乃是裕王府出來的,曾在東宮服侍過朱翊鈞,還曾經揭發過馮保的罪行,抄過張居正的家,並且從萬曆十二年開始,一直掌管司禮監至今,可以說是深的朱翊鈞的信賴
“萬歲爺,據奴婢所知,張勳乃是張誠的遠房族弟,而迎娶的也是與武清侯出了五服的族人,聯姻之說,雖是事實,但也有些牽強”陳矩只好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說了出了,這些朱翊鈞肯定也都一清二楚
不過,陳矩心中倒是希望皇上能因此而拿下張誠,其一,自從張誠兼掌了東廠後,氣焰著實囂張了很多,不僅培植了不小的勢力,貪墨了不少銀子,還與鄭貴妃走得很近;其二,倒也是出於私心了,如今二十四衙門中張誠是內官之首,排第二位的就是他自己了,只要張誠倒臺……
“嗯,你去”朱翊鈞擺了下手,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示意陳矩去辦事
陳矩出來後,吩咐人分別去內閣與兵部和禮部傳口諭,而他自己的心卻怎麼也平靜不下來他的年齡與張誠差不了多少,如果張誠不犯錯一直得寵的話,他今生就很難登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皺著眉頭思考了一下,陳矩轉身朝玄武門的方向走去,他想盡快返回御馬監,“無意”間把這事向張永年透漏一下大皇子應該是知道張誠與鄭貴妃走得很近的,而只要大皇子在幾個講官跟前透漏一點皇上關注這件事了,相信那幫早就看越來越囂張的張誠不順眼的言官會抓住機會行動的
透過這件事,自己算是賣了大皇子一個人情,他肯定不會希望與鄭貴妃走得越來越近的張誠在那麼重要的位置上?另外,也許還能因此得到自己想要的,何樂而不為呢?大皇子也知道,自己可是一直傾向於他的至於最終成與不成,自己都沒有什麼損失,風險也小的很
內閣四位大學士接到了小太監傳來的口諭,不敢怠慢,放下各自手上事情,出了內閣,直奔乾清門而去他們當然也都各自泛起了嘀咕,趙志皋暗示上疏為皇長子爭取加冠和選妃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群臣的奏疏估計也就剛讓皇上看到,難道這麼快就有了結果?
石星的兵部不像內閣就在皇宮之內,離得較遠了一些,所以趕到乾清門時,內閣的四位大學士都已經到了,就連禮部尚範謙也到了
對於今天朱翊鈞的宣召,石星倒不像內閣的四位大學士所想,認為皇上是想商量皇長子的加冠和選妃之事,再說了,就算是皇長子加冠和選妃,幹他這個兵部尚什麼事?
對於朱翊鈞的目的,他隱隱猜到可能是因為大皇子殿下讓自己上的那份奏疏起了作用只是,他卻有點不明白,大皇子在明明猜到朝鮮可能還要有第二次戰爭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自己上這樣的奏摺?難道大皇子真想參合朝鮮之事?可是即便是為了撈聲譽和政績,大皇子就能確定一定能在倭國第二次入侵前返回大明嗎?
在石星看來,朱常洛之所以想代表大明去朝鮮,一是能讓天下和屬國都清楚他的身份,二是為了樹立形象,讓群臣和皇上都刮目相看石星曾經勸阻過朱常洛,說這樣做太危險了,萬一趕上倭國第二次入侵,豈不是置身險地?
朱常洛當然不會說那正是自己想要的他之前考慮的非常清楚,就是想要去朝鮮,參與第二次朝鮮之戰,在那裡天高皇帝遠,就算自己還不是太子,但身份在那裡放著,就算是朝鮮國王,也是比不上的自己是大明的皇長子,是那裡最大的,一場戰爭下來,很容易就能培養勢力
當然,想要透過正常途徑,比如說倭國再次入侵朝鮮後,想辦法成為東征的監軍什麼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大明有祖訓,外戚不可以領兵,在消藩之後,後面又加了一條,皇子與諸王不可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