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2/4頁)

疇(對於其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起源於民間。拿捏法是中醫的一個重要技法,但是,甚至許多中醫師也並不運用它。它對於多種疾病具有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作用,對於腹痛和偏頭痛的效果尤為明顯。茲簡單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當腹痛之時,以手指沾清水,于丹田處拿捏,直至區域性呈暗紅甚至紫黑色(其色數日便消,不留痕跡,對面板無傷害)為止。丹田在臍下三寸,本人四指併攏,中間關節處的寬度即為三寸。亦可兼于丹田周圍任取數點(以痛處為主,中醫認為,痛點名為“阿是穴”)拿捏。此法對於頭痛尤其是偏頭痛也有效,那就是在發作時將痛處頭皮的核心處捏成暗紅(久捏則紫黑,病重則紫黑),放鬆心情,往往於片刻之內止住或緩解。

拿捏的手法也很重要。一般要藉助手指關節骨(一般利用拇指的第一個關節和食指的第一個關節)之間的合力提揪,以加大效力。病邪積聚,久必為患,及時排解,即得安寧。有些被診斷為“病因不明”的劇烈腹痛頭痛,經拿捏法,竟獲痊癒。

以上內容引自《宇宙倫理學》之《完善生命》。(未完待續)

408 中醫學 1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透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相似觀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分形論和資訊理論內容。

中醫一般指中國以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中國其他傳統醫學,如藏醫、蒙醫、苗醫等等則被稱為民族醫學。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此外,中醫學的最終目標並不僅止於治病,更進一步是幫助人類達到如同在《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範人物,即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的境界。'1'

中醫歷史摺疊

古代中醫史摺疊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瞭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藥方,並採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藥藥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

最新小說: 遊戲女尊 一天一模擬,硬控亂世一百年 穿越00後動漫融合的世界 網遊:從被逼女裝到自願女裝 請叫我腐爛 網遊之大陸征服 SAN值歸零後我成了高危BUG 寶可夢真實 畫渣又怎樣?我靠神筆一路躺贏 文明:從不死族到太空死靈 我不是賤聖 我成了二週目BOSS 王者:執掌AG,我是抽卡冠軍! 開局選擇亡靈:我有ss級天賦 虛空拼圖 高達SEED之最後的歸宿 召喚萬界軍團 業餘裡踢出來的國足超級後衛 DNF:求你別搞事,我們真服了 注視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