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2/5頁)

到牽制,圍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迫使衛國屈服於它。衛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現在改向親附趙國,魏惠王不由十分惱火,於是決定派龐涓討伐趙國。不到一年時間,龐涓便攻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邯鄲危在旦夕。趙國國君趙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齊國求救(此時,趙國與齊國結盟)。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將,以孫臏為軍師,率軍救趙。孫臏出計,要軍中最不會打仗的齊城、高唐佯攻魏國的軍事要地——襄陵,以麻痺魏軍。而大軍卻繞道直插大梁。龐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國救援。魏軍為疲憊之師,怎能打過齊國以逸待勞的精銳之師。所以大敗。(想知道《神探貝斯特》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495 三十六計 2

第三計借刀殺人摺疊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敵已明,友未定1,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2推演。

【註釋】

1友未定:“友”指軍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敵、我兩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時結盟而借力的人、集團或國家。友未定,就是說盟友對主戰的雙方,尚持徘徊、觀望的態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況。

2《損》:出自《易經。損》卦:“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誠心,就會有大的吉利,沒有錯失,合於正道,這樣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損卦:“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損”與“益”的轉化關係,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擊敵人,勢必要使盟友受到損失,但盟友的損失正可以換得自己的利益。

【釋義】

敵人的情況已經明瞭,友方的態度尚未確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滅敵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麼力量。這是從《損》卦推演出的計策。

【淺解】

所謂借刀殺人,是指在對付敵人的時候,自己不動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擊敵人,用以儲存自己的實力;再進一步,則巧妙地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使其自相殘殺,以達到致敵於死地的目的。

【按語】

敵象已露,而另一勢力更張,將有所為,便應藉此力以毀敵人。如: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向鄶之豪傑、良臣、辨智、果敢之士。盡書姓名,擇鄶之良田賂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設壇場郭門之處而埋之,釁之以雞緞。若盟狀。鄶君以為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襲鄶,遂取之。諸葛亮之和吳拒魏,及關羽圍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蔣濟說曹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心不願也。可遣人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釋。”曹從之,羽遂見擒。

【故事】

劉秀借刀殺李鐵。

第四計以逸待勞摺疊

指作戰時不首先出擊,養精蓄銳,以對付從遠道來的疲勞的敵人。

【原典】

困敵之勢1,不以戰;損剛益柔2。【註釋】

1困敵之勢:迫使敵人處於圍頓的境地。

2損剛益柔:語出《易經。損》。“剛”、“柔”是兩個相對的事物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相對的兩方有可相互轉化。“損”,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艮上)。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兌。兌為澤。上山下澤,意為大澤浸蝕山根之象,也就說有水浸潤著山。抑損著山,故卦名叫損”。“損剛益柔”是根據此卦象講述“剛柔相推,而主變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則。

最新小說: 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 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 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 超氣人影帝不為人知的那些年 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 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 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 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家有邪神初長成 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 籃球夢之揮手之間 全息網遊:擁有神器後我職業全能 賽馬娘:走向世界的光 雙對比:海王小智,全世界麻了! 我的番茄日常 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 全球遊戲,變成Boss虐瘋玩家 世界第一天才 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 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