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吃著感覺還不錯,不是那種閹割過的中餐。
幾位銀行家就有點無從下口的感覺了,只夾面前幾道比較清淡的菜餚。
“徐總,還合你口味吧?
我打聽過,這家店的魯菜大廚是從京城請來的,還是你們齊魯人。”
徐良微笑道。
“吳總有心了,口味很不錯。”
“您滿意就好,吃菜,吃菜。”一群人笑吟吟的招呼道。
等酒過三巡,吳建民終於進入了正題。
“徐總,你覺得美國銀行業會再次爆發風險嗎?”
徐良笑呵呵道:
“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各位心裡應該都有一個答案,次級貸款的真實情況,各位應該比我這個外行更清楚。”
“徐總,你謙虛了。”
說話的是國泰銀行的ceo鄭家發,一個六十來歲的清瘦小老頭。
這位銀行家居然還是楊振寧的弟子,並且還是應用物理博士,曾經的夢想是獲得諾貝爾獎,後來楊振寧說他沒有天賦,就只好回家繼承父親投資擔任股東的國泰銀行了。
國泰銀行被鄭家發經營的不錯,十幾年前就在納斯達克上市了,總資產60多億美元,在美國有近40家分行,實力比華美銀行稍弱。
2004年清華大學設立了“楊振寧講座基金”,基金第一個捐贈人就是鄭家發,捐贈了100萬美元。
同時鄭家發還在洛杉磯設立了獎學金,每年獎勵六名到南加州地區留學的優秀華夏留學生5000美元。
鄭家發嘆道:“我們其實還好,在cdo上面的投資不多,即使價值全部清零了,也不會傷筋動骨。”
吃人嘴短,徐良沒有白嫖的習慣。
“那就好,在我看來,cdo的風險最好早點出清,現在痛遠比以後痛要損失小。”
“感謝徐總今天這番善意的建議了,以後有用得著的地方,儘管吩咐。”
國寶銀行的孫啟誠笑著說道,這老頭比鄭家發年紀很大,已經72歲了,仍然奮鬥在工作第一線。
或許因為是出生在華夏的緣故,這老頭對華夏還是有感情的,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還曾寫信給鐵相獻計獻策。
吳建民點頭附和:“沒錯,說到底咱們都是炎黃子孫,華人在美國打拼很是不易,理應團結。”
吃完飯,又與幾位華人銀行家交談了一番後,徐良帶著楚剛、林君瑞告辭離開了。
——
次日。
楚剛在tcfa的主題演講登上了幾家主流媒體的頭版頭條。
“私募巨頭漢華堅定看空後市,認為次貸的風險仍在擴散,並推測參與了次貸債券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機構虧損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等下一個財報季來臨,次貸風暴將上升一個檔次。”——《華爾街日報》
,!
“金融大鱷漢華一改往日低調風格,旗下明星基金經理就次貸風險一事高調發聲,認為各國救市行為都效果有限,下半年將爆發巨大的金融系統風險,甚至可能波及實體經濟。”——《經濟時報》
“凜冬將至!漢華對市場發表悲觀預言:華爾街最寒冷的冬天要來了,寒冷程度直追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時期,大家注意防寒保暖。”——《紐約時報》
……
坐在格林威治1184號的超大辦公室裡,徐良滑動滑鼠,瀏覽起了各大主流財經媒體今天的新聞報道。
漢華又搶了一回頭版頭條。
不過楚剛代表漢華髮表的那番言論還是挺有話題性的,這或許才是各大財經媒體廣泛報道和轉載的主因。
徐良隨即又看了看評論區,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