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飄蕩著一股奇怪的味兒,有些像火藥,但又有些不同。
樓裡跑出來的那群人,分了一批跑向皮卡車,是奔著王叔去的。我也不指望王叔能絕地反擊了,只希望他在車裡面沒有受重傷。
等我們幾個全部從地面站離之後,面前的人群就呈半圓結構,把我們圍了起來。眼睛初略一掃,面前圍著的人有十一二個,都是高矮不一、胖瘦各異的年輕男性。他們中的大部分,手裡都端著槍,一兩個沒槍的,就站在旁邊點燃了煙,準備看好戲。
假如他們仁慈一點,把手裡的槍都丟了,我們不見得能有還手之力。
張大叔從貨箱摔下來後,眼鏡找不見了。他站起來後,忙叫志娃幫他尋找。但志娃面對著如此數量的槍口,根本不敢有動作。張大叔怒罵了一句,只好自己眯起眼睛在地上摸索。圍著的人,以為他這是在摸武器,立即引過好多人的槍口。
“禿子,別亂動。”隊伍裡有人舉槍訓斥道。
“我的眼鏡丟了,你等我找找。”張大叔頭也不抬的說。
“你再撅一下屁股,我讓你的命一塊兒丟掉。”隊伍裡的人繼續冷聲道。
程佳華立即扶正佝僂著的張大叔,然後朝他使了幾個眼色,張大叔這才沒有了動作,只是臉上的表情有些不爽。
“別傻盯著了,都蹲下,手抱頭。”其中一個人從包圍的隊伍裡向前幾步,大大咧咧道。
我準備照做時卻發現,說話的這個人,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下一秒,我就從腦海裡搜尋出了答案。
這人就是以前給劉偉打下手,最後被李工頭攆走的王璽啊。
他看出了我和吳林禹以及周志宏眼神裡的異樣,又笑容滿面的走上前幾步,用手掌輕輕拍打我的側臉說:“想不到你們離開了小區,出來開闢新天地了。”
如我猜想的那樣,他身後的隊伍裡,也有幾張熟悉的面孔。也就是劉偉之前的幾個手下。原來他們開車離開利川城後,沒有改邪歸正,反倒是找到了一個規模更大的組織。
看著他近距離在我面前邪笑的醜惡嘴臉,我突然就想起了他在江邊慌忙求饒的表情。小人得志,或許講的就是他吧。我把雙手抱到腦後,回給他一個生硬的笑容:“你也混得不錯啊。”
蹲下身的同時,我看到越野車頂上的那人,扛著火箭筒跳了下來。見到他手裡的武器,我不由想起了剛才的那次爆炸。我以為在現在的世界裡,用槍差不多就夠了,但沒想到這隊人竟然還裝備上了火箭筒這種東西。
他手裡那支有些簡陋的鐵筒子,應該是部隊裡俗稱的“四零火”。建國初期的軍工裝備,基本都是按著國外的來,“四零火”也不例外。蘇制的rpg火箭筒,就是它的原型。“四零火”正式的名稱,肯定也是以年份命名的,例如一九xx年式。但我沒去詳細的瞭解過,只知道“四零火”這個俗名中的“四零”,代表的是火箭彈的口徑。
你只要看過講述近代美軍的電影就能發現,電影裡除了美國主旋律之外,戰鬥時必不可少的臺詞就是大聲吼叫的“rpg”。是的,這種輕巧的步兵支援武器,卻是高科技裝備的噩夢。這支皮實、造價低、結構簡單可靠,又方便攜帶的火箭筒,往往能打出意想不到的結果。
比如,打下一架黑鷹直升機,或是射下一臺支奴幹,都是家常便飯。
以前我們跟蘇聯人鬧矛盾的時候,就是依靠這支仿製的武器,讓蘇軍的鋼鐵洪流再不能趾高氣揚。
美國人打仗,遇到攻不下的據點,通常就是報座標,呼叫空襲。但在我軍的戰術思想中,非常重視單兵的優勢火力。和敵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咱也不興報座標喊空襲,直接就是幾枚榴彈射出去。
據說,“四零火”生產量最高的時候,平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