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茶樓上,一位貴公子輕輕一抖摺扇冷冷的笑著。
“葉,你這是何苦。”坐在後面地榻上的中年人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貴公子全名崔葉,清河崔氏嫡長孫。自稱一品公子,所以許多人都會把他的名字念為崔一葉。
坐在後面的人名叫王通。
無官無職,但卻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兩現年才不過四十歲,卻是前隋時就名滿天下的名士,也是隋唐時代三教合一的主流名士。著有名作《文中子》
“伯父錯了,鄉野小民猖狂,區區一面鏡就敢稱為寶,那麼我清河崔氏就要讓他見識一下,什麼是寶。我崔氏收藏,只敢自稱天下第二。”崔一葉很是自信的笑著。
王通微微搖了搖頭:“讓你入京,是讓你在你叔父那裡學習一二,再出仕。”
“先教訓無知小兒,這長安市井亦可學之。”崔一葉沒聽勸。
王通再說道:“天下第二?”
“自然,這兩面鏡子非同小可,全是出自漢末宮殿密庫,為我崔氏先祖所藏。一為極西大秦國之全身鏡,二為漢宮之極光鏡。任何一面都可謂鏡中之寶,兩面同時擺在這裡,自然是天下第二。”
崔一葉話裡的意思很明顯。
兩面至寶的鏡子,誰也沒辦法擊敗另一面成為第一,那麼這兩面都是天下第二。
幾天後,柳木處理完春耕的準備工作,剛回到涇陽秦瓊的莊子,李弼就迎了上來:“出了一件大事,清河崔氏有人叫板。”
“叫板,叫什麼板?”柳木還沒有反應過來。
“有兩面鏡子,從長安回來的人說,那確實是寶鏡。他們掛了兩面幅……”
李弼自己說不清,把當時親眼看到幾個家將叫到近前,詳細給柳木講。
聽完所有的講解,柳木眉頭微皺。
那兩面鏡子確實是寶鏡,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奇蹟一樣的產物。
第一面,來自巔峰時代的古羅馬帝國,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左右,當時用銅、銀、金、錫製造了一種合金,製造工藝後世沒有記載,只記載製作一面鏡子需要數年時間。
花的時間長就是因為,那面鏡子不但比普通鏡子明亮,而且高度達到了一米五左右,寬為四十厘米的橢圓形鏡子,就叫全身鏡。
另一面鏡子更厲害。
後世學者花了無數年者沒有研究出真相,直到柳木穿越前幾年,才由現代超高的科技解釋了其原理。
學名透光鏡,又叫魔鏡。
可以說,西漢末年青銅工藝的神話一樣的作品。
透光之名是因為陽光照射下其背面的圖文能映到牆上而得名。
第0124節 鄉野小民的反擊
“臥槽!”柳木罵了一句。
“那確實是寶鏡。”李弼在旁低聲說了一句。
柳木很是鄭重的點了點頭:“沒錯,這兩面鏡子都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鏡。一面是東方魔鏡,一面是西方大鏡。”
柳木還沒有一句沒講,那就是,這兩面鏡子工藝早就失傳了。
這兩面鏡子拿到後世的現代,絕對是國寶級,可以換來幾十火車皮的……玻璃鏡。
但是,現在是大唐。
柳木笑了,笑的很是得意,拿出一根細木棍咬在嘴裡,臉上帶著笑容就往莊園內走。
李弼伸手一擋:“你……好象很狂。”
“不是我狂,而是對手太弱。”柳木還真的沒把那兩鏡子放在眼裡。
看柳木又要走,李弼這次不是伸手擋,而是整個人移動到了柳木的身前:“有人出招,咱們兄弟默不作聲,我等兄弟顏面何在,以後怎麼在長安街上行走。”
柳木愣住了,這破事有這麼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