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兩人已經都到了適婚年齡了,尤其是已經十五歲的大姑娘。畢竟士庶不通婚的規矩,僅限於嫡出的子女而已,庶出的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兩人從小由公主和嫡母教養長大,身份是比其她庶妹高,但也不敢奢望自己能嫁到如何好的人家。只是再不敢奢望,兩人也是從小金尊玉貴的長大的,當然不願意就這麼隨便嫁給一個寒門弟子。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秘密投的霸王票 ^_^
20
20、家史 。。。
蕭源不是沒注意兩個的姐姐的表情,她也知道幾個姐姐不解父兄為什麼對霍家那麼客氣,畢竟霍家不過只是一個寒門庶族而已。大哥、三哥也沒和自己解釋過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舉動,但蕭源心裡基本上是有數的,這應該還是受了朝堂的影響。
一來,大秦從太祖起就開始推行和九品中正制截然不同的科舉取士,歷經六朝,目前朝中寒門出生的官員是越來越多,先帝甚至取消了寒門仕子三十方可入朝的規定。當然目前士族手握的權利還是超過庶族的,但比起之前,士族對朝廷大局的影響力,卻在逐年降低。
霍家在士族看來是暴發戶,但其本身已經不算是新銳豪門了,霍家從霍行允祖父開始,就開始進入大秦的權利核心,手握重兵,又透過聯姻,和許多新貴勢力結成一團。不少士族嘴上瞧不起霍家,可私底下巴結霍家的家族不算少。尤其是最近掀起的平陽霍氏入士族譜的風波,更顯現了士庶地位之分,並非是牢不可破的鐵桶。
二來,還是要從蕭家本身的經歷來說,蘭陵蕭氏源起漢初宰相蕭何,之後蕭家便歷代顯貴,但名聲一直比不上王謝高門,直至南朝,蕭家的顯赫才達到了頂峰,當時宋、齊、梁、陳四朝中,蕭氏一門共出三十位宰相,甚至齊、梁二朝都是蕭家建立的,蕭源還清楚的記得,當初父親給自己講族譜的時候,無不自豪的說,當時蘭陵蕭氏同琅邪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位列四大望族,並稱“王謝袁蕭”。
只可惜好景不長,六十年前發生的萬景之亂讓先梁皇朝毀於一旦,先梁末帝讓忠臣帶著當時年僅八歲的太子倉皇出逃,自己殉國。那太子就是蕭源的曾祖父蕭禹。蕭禹跟著忠臣在亂世輾轉流浪了兩年,最後不得不依附於當時還是先陳宰相的本朝太祖。
大秦建國後,太祖就封蕭禹為梁國公,高宗還將自己的嫡女真定公主下降。蕭家先朝皇族後裔的身份,註定了蕭氏一族在大秦的尷尬地位,身份高貴,但手無實權,備受帝皇猜忌。不過比起在萬景亂中滅族琅邪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他們蘭陵蕭氏一族的命運還算是幸運的,起碼蕭氏沒有遭受這三家一樣的屈辱。
這種尷尬的情況到了肅宗的時候才改善,肅宗是孝宗的長孫,因是庶出,生母是黃髮鮮卑奴,故排行反而在小他十歲的嫡孫寧宗之後。肅宗當王爺的時候,同蕭源的祖父交情極好,還娶了蕭源的姑姑蕭徽為妻。孝宗唯一的兒子文明太子早孝宗而亡,孝宗在臨終前就立了當時年僅十歲的嫡孫為帝,這便是後來的寧宗,寧宗從小體弱的,即位一年不到就因傷寒薨逝。寧宗去世後,高宗一脈僅留肅宗,肅宗就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蕭氏一族也一躍成為外戚。
自此之後,蕭家就更低調了,父親除了世襲了梁國公的爵位外,只當了一個五品並無太大實權的小官,但蕭氏聯姻的範圍卻不動聲色的擴大了,很多聯姻物件甚至不限於高門士族範圍,比如蕭源有個堂叔就娶了胡族勳貴侯莫陳氏的嫡女。蕭源估摸著父兄這次可能想要和霍家聯姻,就是不知道他們準備怎麼聯姻。
霍家不比尋常寒族,再說這種家族性的政治聯姻,用庶子女聯姻意義也不大,聯姻物件應該是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