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這樣。一定是她說的不夠清楚,所以她們沒弄明白科舉制度的優越性和先進性。
“陛下,科舉制度乃是治國良方。這裡臣的奏章。”
惶然中,陽瓊華的聲音被淹沒在巨大的反對浪潮中,宮人接過她的奏章,送到了御案上,清和帝卻翻都沒翻。
陽瓊玉唇邊勾起一抹笑意,垂手而立,沒有進行參合其中。
清和帝被吵的煩心。掃了一眼亂糟糟的群臣,開口道:“靜王,你怎麼看?”
龍椅上一句話。朝堂上息了聲,顧曉曉只得出列行禮之後回:“回稟聖上,恕微臣愚鈍,臣以為諸位大臣說的有道理。臻王說的也不錯。陛下乃聖明之君。定會做出利於黎民百姓的選擇。”
喝,先前吵吵嚷嚷的眾臣,不約而同在心裡啐了一口。好一個皇三女,避重就輕狡猾的像條泥鰍還順勢拍陛下馬屁。她以前明明是隻要皇長女支援的,必定會反對,難道關禁閉一個月能有如此奇效?
清和帝同樣沒料到顧曉曉會如此回答,她不贊同皇長女的意見,但若在朝堂上直接提出。又恐傷了天下寒士之心,這才將皮球踢給了皇三女。沒想到她這次竟然沒反駁皇長女。
此事的爭論最終以再議告終,陽瓊華垂頭喪氣的下了朝,超中文武大臣對她的態度有了微妙變化。
陽瓊玉在下朝之後,對陽瓊華和陽瓊晚分別進行邀約,顧曉曉婉拒,陽瓊華則爽快答應。
今日朝上和稀泥的作答,顧曉曉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數年科舉制度的出現,固然是社會一大進步,但它的提出推行實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渡過程,最重要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也要達到封建社會時期的小高峰。
顧曉曉在不同時代的農耕文明待過,大部分封建王朝走的都是分封制、世卿世祿到察舉再到九品中正,最後才會到科舉制度。
陽瓊華妄圖以一己之力不顧時代發展,進行跨越式前進,註定要失敗,劇情中如此,現在仍是如此。
不過這些只能放在心裡想一想,她是皇女,天下人目光都在看著她們,若她今日在朝堂中做出反對科舉的表率,那些位居底層的讀書人不敢埋怨清和帝,絕對會將怨氣轉移到她身上。
顧曉曉不是傻子,怎會冒著得罪讀書人的風險,只為了打壓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陽瓊華。
好的制度應該應運而生,若沒有合適的土壤,強行植入只會營養不良枯萎。顧曉曉穿梭在不同的世界,哪怕身居高位,她也不會憑著個人的喜好,硬生生搞出科舉制民主制度或者**來。
青蘿國目前還有賤民這一社會問題尚未解決,陽瓊華實在太過好高騖遠。
禁閉解除之後,顧曉曉出府再也不用遮遮掩掩,到京郊皇莊和她私下置產的農莊次數也越來越多。
當初雙目無神衣衫襤褸的賤民,在顧曉曉的洗腦中,漸漸煥發出了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神采,同時她們的忠誠度絕對能接受考驗。
脫離賤民的身份,堂堂正正的站在太陽下,對她們的誘惑,比顧曉曉想象中還要強些。
就在一切漸入佳境之際,顧曉曉接到了一封信,一封讓她哭笑不得的信。
只因這封信的主人,不是旁人,正是臻王府中雙面間諜易水寒。以前的陽瓊晚痴戀易水寒,尋找一切機會和他通訊,為他的喜怒哀樂痴狂。
自從顧曉曉進入任務後,她壓根兒沒想過和易水寒聯絡,對方等了兩三個月終於按捺不住,主動託人送來了信件。
易水寒寫的一手賞心悅目簪花小楷,信中字不多,一首哀怨纏綿的問情詩,再加上寥寥幾句問候。
以顧曉曉的眼光來看,易水寒絕對是情場高手,不然也難以在三個皇女之間如魚得水,騙取了陽瓊華和陽瓊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