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姬湊過來說:“連君上抱她,她也哭嗎?”
伊妘默默地點點頭。
衛姬溫柔的目光注視著小楚穠,讚道:“這孩子將來一定很聰明,你們看她的額頭多飽滿,眼睛又大又亮。”
一直沒有說話的鄭姬忽然笑起來,身子微微往後仰,聲音脆亮地說:“這眼睛像誰呢?妘妹妹和君上可都不是大眼睛。嘴也既不像妘妹妹,也不像君上。這鼻子嘛,似乎也不太像……”
伊妘被這番話逼得有些無措。
衛姬連忙解圍:“都說女孩像姑,男孩像舅。君上的姐姐莊姜嫁到我們衛國,我小時候見過,你還別說,穠兒跟莊姜夫人像極了。我記得莊姜夫人也是這麼大這麼黑白分明的眼睛……”
莊姜是祿甫的姐姐,齊國姜姓,她嫁給衛莊公,所以被稱為“莊姜”。衛國人民很愛戴他們的國母,交口相傳著一首讚美莊姜的詩,這首詩後來被收入《詩經&;#8226;衛風》中,也就是那篇著名的《碩人》。正如詩中描繪的那樣,莊姜是當時豔絕天下的大美人,所以衛姬一提到她,話題馬上就轉移了。
伊妘向衛姬投去感激的目光。自從進宮以來,伊妘事事小心,如履薄冰。因為她知道,這些妃嬪們背後都有一個國家支撐著。那些強大的國家嫁來的公主,處境就比較好。而她伊妘,不僅不是公主,還帶著某種尷尬的身份。
那時的宮闈爭寵,跟後來那些中央集權的王朝不一樣。後來的統一王朝,后妃宮鬥,雖然孃家的勢力也舉足輕重,但是更主要的是憑藉自身的美貌與心計。而列國時代,每個國君的後宮裡都雲集著來自各國的公主,這些公主們的母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她們的地位。
因此,每一個後宮,其實也是一個濃縮的小小國際。
第四節 公主
伊梁授首後的第三年,齊僖公祿甫與莒國國君會盟於孚來。紀國國君因此非常緊張,向魯國求婚。魯隱公將自己最大的妹妹伯姬許配給紀君。
莒國,在今山東省莒縣。紀國,在今山東省壽光縣。當時山東半島上的這幾個國家,關係十分錯綜複雜。
周朝禮制規定——同姓不婚。齊國與紀國都是姜姓,歷來不通婚。而周邊的魯國是姬姓,莒國是己姓,世世代代與齊國或者紀國分別通婚。
數百年來,魯國與莒國要麼是齊國的姻親國,要麼是紀國的姻親國,齊國和紀國都想將之拉攏到自己這邊。祿甫一看魯國與紀國結親了,立即就對魯國生出敵意,這無疑也影響了魯姬在齊國後宮的地位。
齊國與紀國名為同姓,實則相煎已久。西周建立之初,周成王衝幼,兩個叔叔周公與召公輔政。召公曾對齊國始封君姜太公說:五侯九伯,汝實徵之,以夾輔周室。
召公賦予太公在天子之下轄制列國的權力,凡有此權力的諸侯被稱為“一方之伯”,簡稱方伯。後來方伯又有了一個叫法——霸主。
齊國始封君既有此特權,那麼齊國世世代代國君無不想做“諸侯之長”、“一方之伯”。紀國既是同姓,又是緊鄰,卻偏偏不聽齊國號令。西周時,甚至有個紀國國君因不滿齊國國君,到周天子那裡去播弄是非,致使齊君被周王烹於鼎鑊。
平王東遷以來,周室衰微,威權不行。這個時候,誰能成為方伯,代周室號令天下,自然也就成了時代的需要。祿甫從即位起,就有此夢想,但他也深知條件不成熟,時機尚未至。
伯業,或曰霸業,非一日之功,甚至於非一世之功。祿甫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得很慢,也很踏實。
他與莒國交好後,接下來的重點就是與鄭國結盟。鄭國自從寤生即位,國力大振,威重列國。祿甫娶了寤生的同母妹為夫人後,兩國的關係就非同一般。這年夏天,祿甫又與寤生約見於盧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