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那些藏書裡,是有那麼幾本是關於農業種植的,而且上面好像也寫了玉米等物的產量。
高子辛於是偷偷把書拿了出來,翻到記錄,看到上面的數字後,眼睛頓時瞪圓了——那麼高的資料竟然是真的!
不僅如此,根據上面的記載,後世似乎還有更好產的品種。像是土豆和紅薯,畝產最高的時候似乎能達到一萬斤!
高子辛覺得,這世界實在是太玄幻了。
他想了想皇莊以前那可憐巴巴的收成,心裡頓時不痛快極了——後世的人實在太幸福了!
不過再一想後世那可怕的人口數,高子辛又釋然了。要是糧食產量不夠,哪裡養活得起那麼多人!
不過,確定了冊子上記錄的可怕資料是真的後,高子辛就徹底淡定了。
去年他剛剛繼位的時候,就怕屁股下面這搖搖欲墜的皇位被人推翻,尤其是那些吃不飽肚子的百姓,是最可能扛起鋤頭造反的。
可是現在,他再也不擔心了。有了這三種高產的糧食在手,除非年年災荒,不然他就不信還養不活大梁的百姓!
就在這時,歡喜來報,說是錢庸求見。
高子辛一聽,就知道錢庸是為什麼來的。
他看了眼冊子上的資料,頓時得意地笑了起來,直接下令道:“宣。”
於是沒多久,錢庸就站在了高子辛面前,他飛快地行了禮,然後就迫不及待地說道:“陛下,臣聽說皇莊已經將統計出的收成數報上來了,不知,那玉米、土豆和紅薯的收成具體如何?”
他沒敢讓高子辛直接把資料給他看,畢竟皇莊嚴格算起來是高子辛的私產,收成也都是要歸入內庫的,跟國庫一點關係也沒有。
錢庸身為戶部尚書,掌管的是國庫,可管不到高子辛的內庫上去。他如今這樣問,已經算是僭越了。
不過高產的糧食畢竟攸關天下社稷,錢庸是肯定要問一問的。
高子辛笑眯眯地看著他,見他滿臉焦急,便故意跟他賣關子:“嗯,收成還行,總算沒讓朕失望。”
錢庸聽著這話,心裡頓時快鬱悶死了,甚至忍不住哀怨地看了高子辛一眼——陛下,您就說個實數吧,何必遮遮掩掩呢!
錢庸略等了等,見高子辛絲毫沒有透露的意思,這才厚著臉皮繼續問道:“那……不知具體的數目如何?”
高子辛一直看錢庸那軟硬不吃的樣子有點兒不順眼,尤其是錢庸把國庫管得死死的,害得他每次想做點什麼還得自掏腰包。對此,高子辛別提多鬱悶了。
要不是錢庸一直老老實實管著國庫,並未貪墨,再加上錢弼又在盡心盡力地給他辦事,高子辛早就容不下錢庸這個老狐狸了。
所以這會兒能看見錢庸變臉,他心裡就覺得異常痛快,甚至故意賣起關子:“很好,朕很滿意。”
擺明了就是不肯給個準數。
錢庸闇暗在心裡運了運氣,終於忍不住了,直接跪在地上,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此事關乎天下社稷,臣懇請陛下給臣一個準數,也好讓臣心裡有個底,此物是否適合在民間推廣。”
他說完,就將額頭貼在了冰冷的金磚上,擺明了高子辛要是不答應他就不起來。
高子辛見他這次是較真了,也不好再瞞下去了。不過就這麼告訴錢庸,他實在有些不甘心,於是他說道:“明日早朝,爾等自會知曉。”
這話不僅打發了錢庸,就連後一步趕過來的三位輔政大臣也同樣被打發了。
錢庸走出去的時候只得無奈搖頭,不過他一想到高子辛那副笑眯眯,明顯心情很好的模樣,就知道這次的收成絕對差不了了。
於是,他很快就從失落中走了出來,不僅沒生氣,反而笑眯眯地摸了摸鬍子,笑得跟個老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