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又高亢的鋼琴聲中,熒幕上播放著片尾字幕。
女編劇對同事低聲道:“最後那個人並非十三郎的轉世,而是說和十三郎一樣的人吧?”
同時點點頭,“有道理誒,他是做音樂的嘛。剛才一個樂器從包裡掉出來,他說那是自制的。”
女生望著螢幕,心中一陣唏噓,“或許,他最後看到的那個人,與十三郎長得並非一模一樣,但說書人從他身上看到了十三郎的影子吧?”
“也可以真的一樣吧。無論外表是否一樣,這裡一定都代表,十三郎那種追求好作品、追求藝術的精神生生不息。”
女編劇點點頭。
腦海中再次浮現深藍色底面上“獻給所有編劇,共勉”八個大字。
身為東傳的簽約編劇,她忽然感受到了使命。
平時,總把這份工作當做賺錢的工具。但這一刻,當年選擇這條路的初衷似乎被喚醒了。
她從初中開始,愛看文學名著,之所以選擇這條路,是因為自幼熱愛文學,想寫點能給大眾帶來快樂,帶來啟發的作品。
只是在這俗世的浪潮下,逐漸變得向錢看齊,開始相信選擇大於基本功。
每天研究市場的供求關係,什麼吸睛寫什麼。
畢竟這是個流量至上的時代。
吸量,重於質量。
她無奈地輕嘆一口氣,望向前排的陳瀟。
不得不說,陳導確實厲害,能平衡好商業與藝術。
這部《南海十三郎》是對他自己的交代,也是對在商業夾縫中默默追求藝術的影視人的致敬吧。
看著陳瀟的背影,她吸了吸鼻子,心中湧起一絲愧疚。
人都怕別人否定自己。
之前被陳導批評劇本的時候,她理性上明白,批評是幫她進步,可感性上,被否認還是會難受。
所以總是背後偷偷喊:
“我要拿光不屬於我的一切!”
“佔有慾發作了,感覺票房都該是我的!”
“錢雖然沒掙多少,倒也沒白乾,起碼累到了。”
可此時此刻,心裡的羞愧之情迅速氾濫。
她理解陳導了。
正如十三郎所說,“整天想著出名,是寫不出好劇本的。”
原來,陳導訓斥她,並非是因為嫌她劇本垃圾不能給公司賺錢,或是嫌棄丟人。
而是像十三郎對唐滌生那樣,寄予厚望,認真培養後人,所以才出言訓斥。
原來,陳導如此用心良苦……
對不起,真對不起。
她再也不每天亂喊發洩情緒了。
改,從今天開始,改!
旁邊的同事看著她崇拜又懊悔的眼神,嫌棄地撇撇嘴,從包裡摸出個橘子,塞在她手裡,“我從食堂順來的橘子,你拿著會不會更有感覺?”
女生看了眼手裡的橘子,踢了她一腳,“煩不煩人,人家正感動呢。老父親是比喻,是恩師的意思,誰要你的破橘子?”說著,她把橘子揣到自己兜裡。
“……”
啪嗒,放映廳裡的燈亮了。
全國各個放《南海十三郎》首映的影廳裡,也陸陸續續亮燈。
首都三環的世紀影城一號廳裡。
畢竟大中午就跑來看一部非商業片首映的,大多是粵劇迷和東傳影迷。此時,廳裡滿是讚歎聲。
“最後那段鋼琴曲,節節升高,出來共勉那段話時,真是頭皮發麻啊。”
“對,那段音樂節奏快,節節攀升,緊迫感、危機感,音樂也在訴說與呼籲。劇組真是用心啊。”
“啊?我的天,這麼厲害?等我回去查查這位導演的其他作品。估計都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