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環顧四周,說道:“這是明朝時期的老房子,如果當時使用的傢俱能夠儲存到現在的話,還是具有一定的價值的。”
到了堂屋,馮大爺指著堂屋中間的那張八仙桌和幾把椅子說道:“既然你們都已經來了,我也就不繞圈子了。家裡有點年生的東西都在這裡,早些年就有人來看過,多多少少也出過價,但當時我總想著給兒女留著,堅持著不賣。現如今,我老了照顧不過來,兒女們也肯定用不上這些,你們要是看得上隨便給點錢拿走吧。”下鄉收古玩就有這麼點好處,這些東西的主人大多不懂行,有些東西就當處理品給賣了。當然,時下全民收藏熱,跑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多,行情也就跟著上去了。不像早些年,完全是收廢品的價格。
江源禮貌的拿出一根軟中華遞給馮大爺,這邊的陳彥急忙上火,馮大爺也不客氣,點上煙吸了一口。趙永世看這老頭挺好說話,藉機問道:“您老祖上什麼時候遷居到通州來的呢?”
馮大爺想了想,說道:“我們家有族譜,好像是什麼永樂年吧。”
永樂年是明成祖朱棣的年號,正是他,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唐風很有興趣的問道:“大爺,能不能把你們家的族譜拿過來瞧瞧。”
馮大爺點頭說道:“成,你們先等等。”
馮大爺才一走,趙永世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檢視那張八仙桌,唐風和江源也湊了過去,這張桌子呈褐色,沒有上過漆;木紋清晰,整張桌子沒有雕花鏤花這樣的複雜紋飾,桌沿處只有一些常見的簡單回形紋。
唐風再一看結構,明顯的榫卯結構,整張桌子沒有任何金屬物質做銜接。造型古樸簡約,結構牢固,注重功能性和實用性,確實符合明朝民間傢俱的特質。唐風又看了看那幾張椅子,最終得出結論,這絕非現代的仿品,肯定是民國以前的產物。
傢俱跟其他古玩不同,年代只是決定價值的次要因素,關鍵因素在於材質。明代是中國古典傢俱發展的黃金時期,傢俱材質多采用黃花梨;紫檀木這樣的硬木,很少使用其他材質。別看現在的黃花梨和紫檀木價值非常高,放到明朝那會兒不見得多貴重,如果這一套真的是黃花梨或者紫檀木,那價值就要上百萬了。
聽馮大爺的口氣,似乎不是很在乎價錢,唐風心裡開始發癢了。
第十一章 掏老宅子(三)
林沐雨在小本子上記了些什麼之後扯著唐風的衣袖輕聲問道:“喂,真的假的?”
唐風轉頭在她耳邊輕聲說道:“這東西很難分辨,但可以肯定是老紅木。”
林沐雨接著問道:“老紅木是什麼?”
“你真的一點都不懂啊?”唐風還以為林沐雨多少有些基礎,他說道:“老闆,你這樣我根本沒辦法跟你解釋,等會兒一起問吧。”紅木並不是一種木頭,而是稀有硬木的統稱,按照國家標準,紅木分為最好的是黃花梨和紫檀木,其次是黑酸枝、黑檀木,再次是紅酸枝,之後分別還有黃酸枝、白酸枝等,總共六個等級。
林沐雨悄聲笑道:“等會兒可不許耍賴。”
陳彥湊過來問唐風問道:“怎麼樣?”
唐風搖了搖頭,說道:“很難說。”
馮大爺拿著一本厚厚的族譜走了過來,人老了,腿腳難免不利索,唐風看到他的手有些發抖,連忙過去扶著他。馮大爺笑得有些喘,他說道:“你放心,雖然老頭子的腿腳有點不聽使喚,但身體還是可以的。”
唐風接過族譜時,其他幾個人都湊了過來。
在宋代之前,只有侯王將相、官宦世家才有資格修族譜家譜,民間修族譜始於宋,到明代才真正在民間盛行。馮家族譜記載的大意是,南京馮氏是江西南昌馮氏的支脈,南京馮氏中的一支於永樂七年遷往北京。族譜除了記錄馮大爺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