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智慧農業系統雖已穩定執行,但農產品銷售渠道又現梗阻。原本合作的幾家大型收購商,見村子農產品產量大增,竟聯合壓價,試圖獲取更大利潤空間。他們給出的價格遠低於市場合理價位,若按此交易,村民辛苦一年,所得寥寥無幾,甚至可能入不敷出。王大雪帶著村民代表前去談判,對方卻仗著掌控銷售終端,態度強硬,毫無讓步之意。
一方面是文創產業內部矛盾重重,一方面是農產品外銷受阻,祁同偉深感忠孝難兩全。他一心想為村子謀發展,對鄉親們有承諾,要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可如今卻陷入兩難困境。若偏向文創這邊,安撫製作藝人,電商團隊恐心生不滿,後續發展乏力;若全力解決農產品銷售,文創的亂局又會持續發酵,毀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
無奈之下,祁同偉決定雙管齊下。在文創產業上,他引入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對各方投入的人力、物力、創意等要素進行量化評估,以此為依據制定全新的、透明合理的分配方案。他日夜守在評估現場,協調各方訴求,解釋評估細則,歷經數週,終於讓大家接受了這份方案,文創集市恢復正常運營。
針對農產品銷售難題,祁同偉發動全村人脈,四處打聽新的銷售渠道。得知一些新興電商平臺主打農產品直供,消費群體龐大且注重品質,他立刻組織村民準備資料入駐。同時,利用村子生態優勢,舉辦農產品採摘節、豐收節等活動,吸引周邊城市遊客前來體驗農事、現場採購,繞過收購商,直接對接消費者,不僅賣出高價,還打響了村子農產品的生態品牌。
在這一系列波折中,村子歷經風雨洗禮,愈發堅韌。村民們也在矛盾衝突與攜手共進中成長,明白了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重要性。
清晨,第一縷光還未完全照亮村子,他便已起身,匆匆趕往田間。玉米葉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微光下閃爍,飽滿的玉米粒像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過,顆顆緊實;一旁的小麥也搖曳著身姿,麥芒在風中沙沙作響,預示著又一個豐年。
祁同偉穿梭其中,仔細檢視作物長勢,心裡盤算著今天的售賣計劃。“這玉米再有幾天就到最佳採摘期了,得趕緊讓大夥都知道咱們的優勢。”他喃喃自語道。回到村裡,炊煙裊裊升起,村民們也陸續開始新一天的忙碌。他徑直走向村頭的大喇叭,清了清嗓子,大聲吆喝起來:“鄉親們,咱村的玉米、小麥馬上就能大量上市啦!這可都是咱的寶貝,大家加把勁,今天咱們分組行動,一組繼續準備電商平臺的上新圖片,把玉米的甜、小麥的香都給拍出來;二組去打掃採摘園,過幾天遊客來體驗農事,得讓人家舒舒服服的;三組跟我去集市上,咱們現場賣貨,把名聲再打響些!”
不一會兒,村民們便聚集在村中空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幹勁十足。“祁書記,俺家那口子昨天就把新的玉米宣傳標語想好了,保管吸引人!”“俺們組的年輕人還編了些小段子,準備發在網上給咱村農產品打廣告呢。”看著熱情高漲的村民,祁同偉眼眶微微泛紅,這些曾經因為銷售難題而愁眉不展的鄉親們,如今已然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向著好日子奔去。
集市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祁同偉帶著村民找了個顯眼的位置,支起攤位,金黃的玉米、顆粒飽滿的小麥堆得像小山一樣。他率先拿起一穗玉米,臉上堆滿笑容,扯著嗓子叫賣:“大夥快來看看啊!咱村的生態玉米,早上還在地裡頭,現在就到您嘴邊啦!咬一口,那叫一個甜,汁水直冒,老人小孩都愛吃!”一旁的村民也跟著吆喝:“還有這小麥,磨成麵粉,包餃子、做麵條,勁道十足,城裡可買不著這麼純正的味兒!”
起初,路過的人只是好奇地瞅瞅,偶爾有幾個停下來詢價。祁同偉見狀,不慌不忙,剝開一穗玉米,遞到一位大媽面前:“大媽,您嚐嚐,不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