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頻繁地來到祁同偉的住所,試圖給予他一些安慰和鼓勵,但每一次,兩人都只是相對無言。高育良看著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徒弟如今落魄至此,心中的自責愈發強烈。他知道,自己在祁同偉的成長過程中,沒有盡到足夠的引導和監督責任,反而在某些時候,因為自己的私心和對權力的貪戀,默許了祁同偉的一些不當行為。
“同偉,不要放棄希望。也許在庭審中還會有轉機。”高育良強裝鎮定地說道,但他自己心裡也清楚,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祁同偉苦笑一聲,說道:“高老師,您不用再安慰我了。我知道自己的結局已經註定。我只是後悔,後悔當初沒有聽從內心的良知,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祁同偉在絕望的深淵中逐漸接受殘酷現實之時,林宇卻在複雜的證據迷宮裡有了驚人發現。林宇在重新梳理案件線索時,意外察覺到一些蛛絲馬跡,似乎指向侯亮平存在收買老同學以推動對祁同偉審判的嫌疑。
林宇深入調查後發現,在大學時期,侯亮平身為學生會幹部,就展現出了較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也有著一定的人際交往手段。如今,他在召集同學們參與祁同偉案件時,一些資金往來和私下交流顯得頗為微妙。林宇順著這條線索追查下去,找到了一些關鍵的通訊記錄和財務轉賬憑證,雖然這些證據並非確鑿無疑地證明侯亮平在進行非法收買,但足以引起合理懷疑並使案件產生重大變數。
林宇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他對司法公正的執著追求讓他不能忽視任何可能影響案件走向的因素;另一方面,他深知這個發現一旦公開,將會在政法界掀起軒然大波,也可能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壓力和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