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江南小景》
一點新雨,半畝荷塘清如許,
煙渚移舟,漁歌唱晚雁回頭。
誰家浪子,玉勒雕鞍颯露紫。
千縷閒愁,月桂盈盈滿畫樓。
“好詞,好字,好文風!”一片喝彩聲響。
“不敢當,先生過譽了,小子拙作不過是徒然堆砌詞藻而已,內涵則略失空乏,毫無可贊之處,倒是貽笑大方了!”張舒俊赧然一笑,真誠的推辭。
江南好風景,今日看秣陵。
秣陵,江南勝地,一府之治地所在,有千載物華風流。
張舒俊一路漫遊,八月初,到了秣陵。
之所以到了這裡,是因為有群友相邀。
群友?
對了,就是但盈、蝶舞和他都曾在的那個文學交流群。
相邀做甚?
自是為了文會。
既然是文會,自然要各展文采,共顯風流。比一比、試一試、問一問、鬥一鬥、爭一爭,哪個是文中魁首,哪個能獨佔鰲頭!
十里秦淮,風月無邊。
畫舫雕樓,波上連綿。
丹桂飄香,柔和,甜膩。
都說美景尤在畫樓西畔桂堂東,文會所在,恰是如此一場地。
文會當然不只是題文賽詩,也少不了繪畫、聯句。
張舒俊這一篇《減蘭·江南小景》,便是為一位與會的文友畫作所題。
這位文友看來頗擅丹青,勾畫了了幾筆,那小橋流水,江南人家就躍然紙上。
淡墨暈染,間點石青,便是十里荷塘。
胭脂、藤黃、玫紅調勻,筆尖一挑,便是粉荷紅蓮。
綵樓巍巍臨波立,樓上隱隱藏佳人。
駿馬立於橋頭,載著年輕的騎士。
騎士勒馬停鞍,回頭翹望。
遠處卻是漁舟小舸,順水漂流。
動靜之間,遙相呼應。
離鄉遊子,偏遇倩女閨愁。蓮塘十里,誰放捕魚輕舟。
有一位現實中的現代詩人鄭愁予先生一首現代詩《錯誤》裡說的好:“我噠噠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畫面生動活潑,構圖老練,筆墨精到,確是一幅好畫。
作者名曰:觀州。
觀州畫完之後,卻偏覺得畫上少了幾分意蘊,思來想去,還是要有一篇詩詞應和,才算是一幅好畫。
於是便起了徵文的提議,與會的文友相約著各題一首,不過挑來選去,還是張舒俊的這一闕《減蘭》 最合畫境,便被題在畫卷之上。
恰好此時,一個鬚髮斑白的老人家,從一旁經過,看此間熱鬧,忍不住湊上來觀瞧,也就有了前面的事兒。
“小夥子不錯,不驕不矜,不狂不躁,小夥子,你是哪裡人士啊?”
“先生過譽了,小子是來自漁陽木蘭縣,不過是一北國鄉野之人。”
“我看你文字風采俊秀細膩,還以為也是這江南的多情才子,不想原來是北地的英傑。素來聽說北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自古以尚武英風而著稱,如今看來,傳言雖故,也不盡然啊!”
“呃……呵呵,是。”
“行了,看你們這都是年輕人,老頭子就不添亂了,你們繼續玩的開心!走了!”
“送老先生!”
“老爺子慢走!”
臨近的三五文友送走了這個不請自來的先生,其中有一個人突然開口:“啊咦?哎呦~朋友朋友……”
“怎麼子事咧?”邊上有人接話了。
“我跟你講,你不曉得咩,剛才那個老漢,可是有來頭的嘞!他家老太也了不得!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