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彭仲爽等俘虜出身的楚地先賢為例安慰潘,又派人以手巾幫他擦臉,潘才下地拜謝,並將荊州軍事部署詳細告訴孫權,被拜為輔軍中郎將,繼續領兵。
三國曆史上,真正將五溪蠻打落塵埃,讓其開始衰落之人,正是潘。當時孫權授予潘符節,命其與呂岱督軍五萬討伐五溪蠻夷。潘賞罰得當,在數年間,斬殺俘獲幾萬人。自此五溪蠻夷逐漸衰落,一方得以安寧無事。後潘回,長期與陸遜屯駐武昌,管理荊州事務。
但此時,潘還只是小小縣治安局局長。
沒辦法,辰河商會如今大學十幾所,人才實在太多了,有一套統一的升遷制度,任何人要做到高位,都得經過一個打磨過程。
再說沙摩柯,其只花了幾日功夫,便動員五溪蠻各部落,聚集一萬多人,出了武陵山。
沙摩柯兵馬不多,不可能分兵攻克各縣,遂選定了漢壽縣。
漢壽乃是武陵郡治所,總督辦公室便設於此,潘作為治安局長,具體負責義兵徵召和保護城池指揮工作。
早在沙摩柯起兵訊息傳出時,潘便開始招募義兵,不出三日,漢壽商人們竟然捐獻財務兵勇達二千人。
整個漢壽城,目前只有人口六七萬,這雖然是大縣,但在辰河商會城市中,屬於下層小縣。
但商會募捐,主要是運轉所需錢財,有了錢財,人便好說了。潘開出了守城的待遇條件,果然有許多社會閒散、遊俠以及農人願意參與,結果竟然又徵集到了一千餘人。
漢壽屬於洞庭湖西岸,離洞庭湖其實很近,楊錫又命附近船衛足足三千餘人,為漢壽帶去弩弓箭支,共同守衛漢壽城。
十月初四,辰河區感恩節,全區四千多萬人口同慶。
不巧,漢壽城此刻卻城門緊閉,城中縣民們個個將心提到了嗓子眼。
因為據說五溪蠻反了,公子雖然急調了援軍,但卻還要幾日方能到達。
初四正午,沙摩柯領大軍至漢壽,武陵總督石韜親登城樓觀望。
“沙摩柯雖為蠻王,其軍中也盡是些平日的山野獵人,我本以為其會是一群烏合之眾,但不曾想其軍容也算是齊整,竟然約束得不差。”
石韜發出讚歎,旁邊的潘道:“沙摩柯遠來,其定然知道就算佔據城池,也不能長久,早晚定是要退回武陵山的。其能集結如此多兵勇,定然是許了很多好處。自從辰河商會佔據武陵以後,經濟發展迅速,城中商行林立,沙摩柯便是利用人之貪慾,聚集惡民,我必除之。”
從這次募捐,所有人都早看出來了,這些商行捐錢捐物極為積極,他們都看的明白,在辰河商會保護之下,財產才是最安全的。
至於那個不知道從哪個山旮旯裡冒出來的沙摩柯,他懂得什麼,若是真讓其進城,別說財產,便是小命,也不見得有多保險。
第三百八十章 遇阻
建安十六年十月四日,沙摩柯領五溪蠻一萬五千餘人,襲取武陵郡治所漢壽縣。
武陵郡總督石韜命漢壽縣治安局局長潘,領縣治安人員一千人、洞庭船衛支援軍三千人,招募義兵三千人,共七千臨時兵馬,守衛漢壽。
午飯過後,沙摩柯酒足飯飽,令全軍出擊,一萬五千兵馬向城池衝殺而來,許多人抬了臨時製作的雲梯往城牆上架,箭支漫天飛舞,場面熱烈。
石韜下了城樓,進入總督府,排程各路人手。
辰河商會打仗,比其他諸侯,卻要複雜許多。
石韜要協調的,便是後勤部門比如醫院、通訊、糧食等等。
潘作為半個武官,自然是負責具體指揮。
沙摩柯哪裡將漢壽城放在眼裡,他早知道呂蒙大軍離開了武陵,就連劉備的代表馬良,也覺得城池拿下來在彈指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