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還能讓人族透過研究敵對勢力迅速找到敵人的弱點,然後發展出對應的剋制體系。
破曉城在戰爭時期運轉起來就如同一臺戰爭機器,從研發到戰鬥體系更新,各方面都能得到迅速的升級,因為完善的體系建設就是這套體系運轉的基礎。
當封棋詢問起通天路與沐晴的相關情報時,張道文搖頭表示通天路上的戰士與慕暚至今還未歸來。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時間線世界崩壞的速度放緩與沐晴加入通天路有關。
沐晴作為人族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戰力,在通天路上顯然有了更好的發展,能夠吞噬萬族來強化自己的能力,可以想象到等沐晴歸來時,他將成為人族與墨月最終戰時的最強助力。
聽到這番話,封棋心中感慨。
本以為能在未來與沐晴再度相見,看來大機率是沒有機會了。
至於人族為何要幫助慕暚參與最終戰,他沒有詢問,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桉顯而易見。
人族在這條時間線戰勝墨月的可能性非常低,但人族不得不戰。
如果慕暚消亡,人族修煉體系將徹底崩壞,這意味著人族多年的努力都將功虧一簣,包括腳下這座以修煉體系為核心建設的人族城邦也將失去絕大部分功能。
等這一天到來,人族也就失去了與更強大的種族勢力競爭的可能,徹底葬送了通往未來的道路。
所以無論如何,人族都必須為慕暚而戰。
正如慕暚為人族而戰,培養了歷史上的諸多人才,人族與太陽本就是相輔相成,同一個世界體系下的命運共同體。
等到墨月降臨時,人族也將賭上未來與慕暚聯手對抗墨月的侵蝕。
“道文,銀月族和迷霧族那邊的情況如何?”
面對詢問,張道文點頭繼續介紹起銀月族與迷霧族的情況。
根據張道文的解釋,銀月族在裂天戰役後始終對人族充滿感激,裂天戰役時人族為銀月族爭取的利益也被載入了銀月族的史冊,所以人族與銀月族的關係始終非常融洽。
人族決定從星城搬遷至破曉城時,銀月族也選擇了跟隨搬遷。
這麼做主要出於城市防禦考慮。
破曉城在銀月族的西面,那麼銀月族的發展就沒有了西面防禦建設的必要,更不會出現四面受敵的情況。
相對的破曉城也就沒有了東面的外敵侵擾威脅。
城市之間的距離較近也能夠加深兩座城市之間的貿易與聯絡,繼續以盟族共同發展為未來政策。
他消失的那段歲月裡,銀月族與人族透過相互間的貿易與技術交換顯著提升了兩族的綜合實力。
其次是迷霧族。
根據張道文的說法,迷霧族仍在東海之上擴張領地。
但是這條時間線的迷霧族發展並不順利,遇到了強敵“冥火族”,兩族已經交戰87年,仍未分出勝負。
期間人族與銀月族也曾跨空間前去助戰,但跨空間去協助的力量終究有限,而兩族之間的交鋒已經陷入戰爭泥潭,即使有人族與銀月族的助力,短時間裡也無法結束。
但可以預見的是,迷霧族的成長潛力正在被快速開發,透過模擬兩族的能力特點以及戰力結構,張道文認為迷霧族最終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
母庸置疑的是,人族、銀月族、迷霧族三大聯盟中最強的勢力仍是迷霧族。
不同於銀月族在遷徙途中丟失了大量傳承資料,迷霧族既有著老祖宗賦予的強大血脈潛力,還有著完善的體系建設傳承,更重要的是有迷霧之主這個足以比肩開族老祖宗的超級天才,再加上奇蹟神物,即使迷霧族的早期發展已經是從零開始建設,仍在未來拉開了與人族之間的綜合實力差距。
但未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