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巴頓任命為司令,將要從加來,發起攻擊,
為了迷惑德軍,欺騙德軍,讓德軍把在諾曼底的防禦大軍調往加來,
甚至還故意讓德軍截獲了盟軍一方的電報,營造出盟軍要重點進攻加來的態勢。
德國在擷取情報後果然中計,他們迅速將諾曼底的主要部隊調向加來。
一時間加來堅不可破,而諾曼底則防禦力量空虛。
之後盟軍17萬先頭部隊,卻從諾曼底發起強攻。
而諾曼底正面防禦的德軍餘部,在發現敵情後,迅速對搶灘的17萬士兵展開阻擊,搶灘登陸戰由此爆發。
即使盟軍透過虛假情報,提前將諾曼底正面防禦的德軍主力引開,
但剩下的德軍餘部,仍然給17萬搶灘登陸的盟軍造成巨大傷亡。
盟軍的五個海灘搶攻點,其中劍灘傷亡了600多人,金灘傷亡400多人,猶太海灘傷亡300多人,朱諾海灘傷亡1200多人。
而以美軍為主最血腥的奧哈馬海灘,其總傷亡人數足有5500多人。
全部加起來,足足有僅8000人傷亡在2000的德軍餘部之下。
這還是德軍主力被提前引開,要是德軍主力都在的情況下,搶灘登陸,那傷亡數字將不可想象。
可見搶灘登陸之戰的,慘烈程度,
古代也是如此,作為一員久經沙場的老將,
王禎才會第一時間,趁訊息沒有傳回來之前,派大將李參和副將王英,搶佔軍事重鎮鎮江。
鎮江,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南岸,
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鎮江西鄰?南京,東接?常州,北與?揚州隔江相望,是?長江三角洲之中心地帶,
其扼守著長江與運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自古以來,鎮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正因為鎮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所以大明朝開國後,就在鎮江縣修建了圌山關江防炮臺。
圌山關江防炮臺,位於鎮江東北約30公里的地方,雄峙江畔,扼鎖長江。
傳說,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南巡到長江邊,看到高山聳峙,形如巨龍,瑞氣升騰,擔心這裡會誕生新皇帝,便賜名為圌山。
圌山北麓的五峰山,猶如一個巨大的神龜伸頸探入江中,與對岸的順江洲(現名高橋鎮),把兩公里多寬的長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這就是萬里長江聞名的\"圌山關\"。
唐朝時期,開始在圌山關設防,
兩宋交替之際,抗金名將韓世忠更是在圌山關大破金兵。
到了大明朝開國之後,在此處設定了遊兵,並設立了圌山營,常年有3000明軍駐防圌山關!
景泰朝成立後,更是在此處,增設了12門巨型炮臺,以封鎖長江。
圌山炮臺就設在突出江面的大磯頭、二磯頭之上。
炮臺共有三處,它們雄峙在大磯頭、二磯頭上,呈現暗堡式結構,
全長30餘米,炮口正對著江面。
分三個炮室,內呈腰鼓型。
炮室中部最大寬度6米,脊頂高3.6米,進深8米,炮臺口寬2.5米,門寬5米。
門側左邊附有小彈藥庫4個,右邊附有休息室2個。
堡壁厚3-5米。
炮臺用黃泥、石灰、細沙分層澆築夯實。
此時圌山炮臺處,共有12門巨型大炮,80名守軍駐守。
而要想取南京,必先去鎮江,
而要想取鎮江,必先搶佔鎮江圌山關江防炮臺。
此處,正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