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又稱蒙古汗國,
是對13世紀蒙古人所建政權的稱呼,
包括了元朝和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
公元1206年,蒙古乞顏部首領孛兒只斤·鐵木真於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大蒙古國建立後,成吉思汗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
其繼承人窩闊臺、蒙哥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
至公元1259年,蒙古帝國已佔據包括漠北、華北、東北、西藏、西域、中亞、西亞、東歐、東非等在內的,地跨亞、歐、非三洲,幅員遼闊,國土面積更是達到4400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大帝國。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率軍進入新疆,擊敗了西遼,完成了對西域天山南北的政治統一後,
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給其子孫。
而西域大部分地區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即察合臺汗國。
西域北部少部分地區,被三子窩闊臺汗國所佔有。
元朝曾在今,伊犁河流域設定阿里麻裡行省,但不久就併入察合臺汗國。
後又在,今烏魯木齊一帶曾設定別失八里行省,一度被察合臺汗國佔據,後期重新成為元朝的轄地。
察合臺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原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的封地。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劃分諸子封地,察合臺領有西遼舊地,
14世紀初合併窩闊臺汗國後,遂兼有西域天山南北麓及阿母河以東地方。
最強盛時疆域,
東至吐魯番、羅布泊,
西及阿母河,
北到塔爾巴哈台山,
南越興都庫什山。
察合臺牙帳設於阿里麻裡(今新疆霍城東北)附近虎牙思。
境內居民以農業為主,部分地區兼營牧業。
察合臺曾孫八剌為汗時,公元1269年,與窩闊臺系后王海都在答剌速河畔舉行大聚會,劃分了各自在中亞的勢力範圍。
後八剌為擴大勢力範圍,曾渡阿母河攻入呼羅珊,為伊兒汗阿八哈擊敗。
八剌子篤哇繼承汗位後,追隨海都,同元朝長期為敵,屢與元軍爭戰,不斷攻掠畏兀兒地區,終元世祖一朝未斷,
直至公元1303年,始被迫向元朝請和,重新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與元軍共同擊敗海都子察八兒,盡收海都生前所佔察合臺封地。
公元1310年,篤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兒,兼併窩闊臺汗國大部分領地,汗國統治中心亦逐漸西移。
自公元1346年,合贊算端汗被殺後,
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後分別形成東察合臺汗國和帖木兒帝國。
先說西部的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帝國,是中亞河中地區的西察合臺蒙古貴族帖木兒,於1370年建立的帝國。
首都最初為巴里黑,後相繼遷都撒馬爾罕、赫拉特。
建國者帖木兒本為渴石地區的突厥巴魯剌思氏的埃米爾,後來迎娶東察合臺汗國王室黑的兒火者的女兒為妃。
黑的兒火者在人們眼中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所以帖木兒本人獲得了政權的合法性。
帖木兒早年起兵佔據河中,以此為核心進行擴張。
帖木兒去世後,其子孫相互爭奪王位,之後其四子沙哈魯統一帝國大部,維持了近半個世紀的繁榮。
沙哈魯及其子兀魯伯死後,帖木兒帝國逐漸走向分崩離析,最終於1507年被烏茲別克人取代。
帖木兒的五世孫巴布林敗逃至喀布林,並在南亞開創了莫臥兒帝國。
帖木兒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