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靖難功成,公元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公元1403年,改元永樂!
同一時期,公元1405年,東邊的韃靼部內部也發生了政變。阿魯臺殺鬼力赤,而後迎立北元皇室之後本雅失裡為可汗,阿魯臺自稱太師!
公元1409年,明成祖派遣使者訪問韃靼部,結果被殺。明成祖大怒,於是命令丘福、王聰、火真等率領10萬精銳騎兵遠征韃靼。結果大軍孤軍深入,全軍覆滅。
第二年,公元1410年,明成祖親自率領50萬大軍北征韃靼,一直到達斡難河。韃靼軍大敗,
本雅失裡可汗逃走,被西邊的瓦剌部所殺。
而太師阿魯臺則被迫臣服大明朝,被冊封為和寧王。
不過阿魯臺的臣服只是權宜之計,在明朝大軍退出大漠後,阿魯臺又不斷進攻長城沿線。
之後明成祖又三次親征韃靼,給予韃靼以重大的打擊,阿魯臺也在逃亡中被西邊的瓦剌所殺。
從此,韃靼又陷入了長期的分裂之中,衰落了下去。
西邊瓦剌的勢力最初遠比東邊韃靼弱小,而且還分為三部。
因此在永樂初年就請求"貢馬請封",
於是,明朝冊其三個首領,
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把禿孛羅為女樂王。
在東邊的韃靼走向衰落的時候,西邊的瓦剌逐漸強盛。
公元1410年,西邊的瓦剌殺了東邊韃靼逃跑的本雅失裡可汗,並扣留了明朝使臣,南下侵犯大明!
明成祖於是,在公元1414年北征瓦剌,直至圖拉河。
經過這次戰役,西邊的瓦剌部也衰落了一段時間,接受明朝的冊封。
西邊瓦剌部的馬哈木去世後,其子脫懽繼位,經過其的治理,其統治下的瓦剌一部開始走向了強盛。
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脫懽襲父爵為順寧王。
之後不斷侵蝕賢義王捏烈忽部和安樂王把禿孛羅屬眾,
並屢敗亦力把裡歪思汗,收服乞兒吉思,連結哈密及女真、兀良哈諸部。
公元1434年,宣德九年,脫懽襲殺了東邊阿魯臺的韃靼部,"悉收其部"。
公元1435年,宣德十年,脫懽又滅了西邊的瓦剌其他兩部。
至此,瓦剌部在馬哈木兒子脫懽手中,再次統一了蒙古高原。
基於當時濃厚的正統觀念和內部局勢不夠穩固,迎立成吉思汗後裔脫脫不花為大汗,重建北元,北元復立!
北元復立後,脫懽以女嫁給北元皇帝脫脫不花,自稱太師(或丞相),居漠北掌北元實權。
同一年,公元1435年,宣德十年,在瓦剌走向強盛,北元復立的時候,大明朝一代雄主宣德皇帝朱瞻基去世,
同年7歲的小皇太子朱祁鎮登基為帝,已經定親的12歲皇長子朱祁鏞被張太皇太后推上了實際上得“太子”寶座,成為監國!
大明帝國迎來了新的統治核心—一位7歲的少年天子加一位12歲的監國太子。
公元1439年,瓦剌部首領脫懽病死,其長子32歲的也先,繼位北元太師。
繼位後的也先,沒有急著進攻明朝,而是進一步統一了蒙古。
當時在西北和東北還有許多蒙古部族,太師也先選擇先統一這些地區。
西部方面,在河西、西域有許多蒙古勢力,在元朝滅亡後,明朝無力征討這些地區,於是就冊封其首領為衛所長官,
雖然名義上是建立了沙州衛、罕東衛、哈密衛和赤斤蒙古諸衛等,但實際上實行的是羈縻統治,大明朝在河西、西域地區沒有任何勢力,
所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