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了他的加入,便如同多了一雙洞察一切的眼睛,可以更準確地掌握敵人的動向並及時做出應對策略。
除此之外,朱祁鏞還慷慨地派出了自己手中半數最具才能的大將奔赴前線。
這些將領們個個身經百戰,英勇無畏。
有方瑛這樣勇猛善戰的猛將,衝鋒陷陣時銳不可當;
也有石亨及其侄子石彪叔侄倆,他們配合默契,所到之處敵軍皆聞風喪膽;
範廣作戰經驗豐富,戰術運用嫻熟;
孫鏜武藝高強,能在千軍萬馬之中取敵首級如探囊取物;
韓雍足智多謀,善於排兵佈陣;
項忠堅毅果敢,治軍嚴謹;
陳友機智靈敏,常常能出奇制勝;
李參沉穩老練,臨危不懼。
這十位大將齊聚一堂,組成了一支無堅不摧的鋼鐵之師。
更為驚人的是,此次行動,更是集結了全國半數以上的精銳兵力,
共計 60 萬陸軍和 5 萬海軍,總共 65 萬精銳大軍浩浩蕩蕩地雲集於此。
如此龐大的軍隊規模,展現出了帝王朱祁鏞,志在必得的決心和魄力,
誓要在此戰中一舉殲滅大明朝西南地區那些長期盤踞一方的土司勢力,
從而徹底蕩平這片土地,將其打造成大明王朝,最為堅固穩定的南方戰略基地。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朱祁鏞有著更為宏大的戰略規劃。
一旦成功掌控西南地區,接下來他便計劃繼續揮師南下,
進軍安南(今越南),繼而攻佔緬甸、寮國、暹羅(今泰國)、真臘(柬埔寨)、占城等地,
逐步實現對中南半島的全面掌控,
之後恢復太祖朱元璋時期的“藩王領軍鎮守邊境”之國策,
將大明朝國內現存的藩王們和自己兒子們,改封到中南半島,
甚至是之後北疆的蒙古、西域、西藏之地,也如此辦理,
“大明中央居中,藩王鎮守邊境,”,如此國策之下,
相信百年之後,中南半島、西域、西藏之地,必將徹底被同化,成為大明朝的一部分。
儘管有可能會再次出現,“靖難之役”這樣的藩王作亂,
但在這麼折騰,也是大明朝內部兄弟叔伯之間的戰爭,
不管最後誰勝誰負,都是他朱祁鏞的後代,
如此又有何方,大亂方能大治,
這也許可能,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明知道燕王朱棣,可能會謀反而不加制止的原因吧。
相信一旦真能成功實現這一戰略目標,
屆時,大明王朝的版圖將在朱祁鏞手中,進一步擴張,國力也必將得到極大提升!!!
天順帝朱祁鏞,必將超過明成祖朱棣,奪下原屬於朱棣的太宗廟號,
成為比肩唐太宗李世民一樣的明太宗朱祁鏞,
成為大明朝的新一代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