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朱見澤,長女朱淑元。
另一面,沒有雍親王朱祁鏞的阻止,內閣閣臣楊溥、高谷等人,再也壓不住皇帝親信王振的崛起。
正統八年,司禮監太監王振,公然下令摘去太祖朱元璋於後宮之中所立“嚴禁太監干政”的鐵牌,
同年秋,皇帝朱祁鎮命司禮監太監王振偕文武大臣在將臺幫自己閱兵,
王振矯旨,以隆慶右衛指揮僉事紀廣為中軍都督僉事。
紀廣此人,之前早已暗中投入王振門下,
有了軍隊做後盾後,王振的事業開始做的風生水起。
正統十年,王振推薦苗衷為禮部尚書,徐曦為兵部尚書,兩人入內閣,加上原來的閣臣工部尚書王佑被任命為內閣次輔。
內閣徹底被王振一黨所掌握。
至此,雍親王一派在朝中六部之中,再無一人,雖然還掌握有兵部和吏部的下層權力。
正統十年,科舉取士,雍親王隱藏著的核心謀臣商輅,在會試及殿試皆為第一名,被皇帝授予翰林院修撰。
正統十一年,正月,皇帝朱祁鎮賜司禮監太監王振白金、寶楮、彩幣諸物,王振侄兒王林也被任命為錦衣衛指揮僉事 。
同年三月,降巡撫山西、河南的兵部右侍郎于謙,為大理寺左少卿,仍任巡撫。
于謙擔任山西河南巡撫十餘年,轉任前,舉薦自己屬下參政孫原貞、王來代替自己。
,!
于謙之所以被王振所針對,完全是皇帝朱祁鎮的主意,誰讓于謙當年非要逼著皇帝朱祁鎮寫下那封聖旨,
雖然聖旨不作數,但此舉也嚴重損害了皇帝朱祁鎮的自尊心。
皇帝朱祁鎮本打算嚴懲于謙的,
後因為河南、山西兩省百姓上萬言書,加上朝中勳貴,特別是英國公張輔的全力保全,于謙才得以保住性命,並繼續擔任巡撫。
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二月,王振修大興隆寺。
寺初名為慶壽寺,在禁城以西,金章宗時建。太監王振說太舊了有損京師形象,下令發徭役十萬軍民大修,費用數萬,壯麗甲於京都。
同年,科舉取士,雍親王朱祁鏞另兩大暗中隱藏的謀臣彭時,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王恕登進士第,選庶吉士。
正統十四年,彭時,商輅,王恕三人假裝投靠王振,
彭時,商輅兩人後被王振所看重,讓兩人入閣參預機務,
彭時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讀。
商輅官至大理寺少卿兼翰林侍讀。
王恕被升為大理寺左評事,遷左寺副。
雍親王朱祁鏞一派,暗中再次進入內閣。
到正統十四年,正月,
內閣六大臣之中王振一黨已經佔有5個,除去內閣首輔兼戶部尚書曹鼐為帝黨外,剩下的王振一黨5人分部為,
內閣次輔兼工部尚書—王佑,
閣臣兼禮部尚書—苗衷,
閣臣兼兵部尚書—徐曦,
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讀—彭時,
大理寺少卿兼翰林侍讀—商輅。
剩下吏部尚書王直為帝黨。
內閣和六部尚書大半都被,王振一黨所掌握。
此時,太監王振在朝中勢力達到頂峰。
王振被滿朝文武尊呼為“翁父”。
:()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