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貢獻。
改名為徐有貞,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看著雍親王朱祁鏞離去得背影,兩眼冒光。
無人無勢,卻又有一個強烈上進之心的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李時勉回到李府後,馬上派小斯去國子監將自己的高徒,姚夔,彭時,呂原,嶽正,王恕五人叫來。
一番講述後,五人也是目瞪口呆,
“小師弟胡斌,竟然就是皇長子雍親王朱祁鏞,太不可思議啦,如此想來,雍親王心機之深,真是可怕!”姚大章感慨道。
“小小年紀,就能有如此心機,難得,難得啊,關鍵是還如此聰明啊,更是了不起啊”彭宏道滿臉欽佩道。
“兩位師兄,還說少了一點?”呂逢原道。
“少哪一點?”王宗貫追問道,
嶽季方搶先一步道,
“太皇太后得看重,現在的監國,實際上的太子!未來的皇帝”
五人一起看向恩師李時勉,李時勉肯定的點點頭,
“不僅如此,雍親王今天朝會,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把我們六人之間的師徒師兄弟關係給做實了,
不僅是我,就連你們五人也一起成為了雍親王一派,憑你們五人的學識,過幾年科舉中榜是必然,今天讓你們過來,就是讓你們提前有個心裡準備,
一會,雍親王會親自過來和我們面談,以老夫看來,雍親王,所圖甚大,皇帝又太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如今我等已經入局,不管是自保,還是為了自己未來的政治前途,只能是助其實現心中抱負,
不過好在,咱們知根知底,雍親王朱祁鏞又有大才,禮賢下士,還是仁宗皇帝的嫡長孫,先帝的長子,皇帝的長兄,深的太皇太后之心,有大義在手,
如果推他上位,再加我們文臣想助,大明朝必定會是另一番盛世。”李時勉心中抱負也被激發。
聽著恩師的遠大理想,結合眼下的現實情況,再聯想自己認識的雍親王朱祁鏞的為人和才能,
姚夔—姚大章,呂原—呂逢原,王恕—王宗貫,彭時—彭宏道,嶽正—嶽季方,五人互相看了看,姚夔說道,
“恩師,我決定助您和小師弟一臂之力,同創美好未來!”
“恩師,學生也決定加入,為了大明的未來儘自己的一份力。”彭時緊隨姚夔之後接著說道。
“恩師,還有我,我也想好了,大家一起同進退,博個未來。”
“恩師,我也是,保雍王,創未來。”呂原,王恕先後道。
隨後五人一起看向還未曾表態的嶽正,
“嶽師弟,你是何意?”姚夔問道。
“敢問,恩師和諸位師兄弟,幫助雍親王,該如何出手呢?”嶽正問道,
四人想也未想,同聲道,
“好好讀書,科舉入世,朝堂爭雄”
“是啊,讀書入世,朝堂成勢,有四位師兄和恩師相助,再拉攏一些別的官員,到時雍親王在朝堂勢力已經大成,多我一個又有何用呢?”嶽正反問道。
“那嶽師弟,有何高見?”彭時好奇的問道。
“入雍親王府,行暗間之事,一明一暗,遙相呼應,大事必成”嶽正眼冒精光解釋道。
“諸位師兄,都是文人,科舉入世,是唯一的選擇,而且文采皆強於我,說句實話,能不能科舉中士,我實無把握,且我家貧,前些天家兄來信,已經無力支援我繼續讀書,望我早做打算。
而雍親王剛剛開府監國,必然需要侍衛貼身保護,我嶽正,雖然讀書沒有諸位師兄天賦高,但我武義,不怕師兄們取笑,敢在年輕一輩之中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