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是乞丐王朱元璋建立的最後一個漢人政權。
提起老朱,沒說的,牛人一個,從乞丐逆襲為帝王,驅除韃辱,恢復我漢人河山,就憑此兩點,必須點贊雙連擊!!!
論古說今,只此一人!!
其建立的大明朝,後世之君更是做到了,天子受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確實是好樣的,
但也讓人即愛且痛,尤其讓人詬病的一點是,後世之君,基本都不願意上朝。
如果是一個、兩個不願意上朝,還可以說是他們德不配位,但實際上後世之君都不願意上朝,連開創了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的,三位明君都不願意上朝。
那就是制度的問題,老朱的問題,只能從根源找起!
公元1364年正月,大元朝江南行省,農民起義軍首領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吳王,建立西吳!
吳王朱元璋,為了一統天下,開始著手建立官署制度,
同時,三月制定了官制、班次,朝會問題隨之而來,
公元1364年,到大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大明朝的朝會和歷朝歷代一樣,是比較正規的。
但是自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後,朝中沒有宰相,且他對功臣無論文武、也不論元庭投降文武或渡江後投效的文武功臣,都進行了整治乃至屠戮。
為了加強統治權威,朱元璋將朝會作為政治宣講地。
其朝會的特點是,參加朝會的人非常多、且大小官員、各類事務全都可以講,甚至不是官的耆老都可以參加。
政治宣講的主要內容就是遵守法律、講究忠誠等等。
日常朝會往往要按照“大朝會”去辦。
直到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因為朱元璋身體不方便,年老精力不濟,如此盛大的朝會才不斷減少。
為了更好的處理國家大事,明太祖朱元璋,將朝會開始細微化。
大明朝朝會被分為三種:大朝、常朝和不定期朝會。
大朝:主要是在重要的慶典日舉行,如元旦、冬至及大慶之日,皇帝在這些日子,於太和殿接受群臣的朝賀,這是一種禮節性的朝會,具有慶賀性質,一年之中也沒有幾次。
常朝:包括朔望朝和日朝,朔望朝在每月的農曆初一和十五這兩天舉行,也是一種禮節性的朝會。
日朝,顧名思義每天舉行!
不定期朝會:這是大明朝特有的朝會形式,包括大禮朝會和日常議政朝會。
大禮朝會,主要涉及皇族特定的大型禮儀朝會,如皇帝登基、大婚、冊封皇后、太子等重要事件,一生之中也為沒有幾次。
日常議政朝會,是對日朝的補充,就是皇帝平時不定期召集臣僚商議一些政務,可能是下午,也可以是晚上。
每日的日朝和不定期日常議政朝會,才是大明朝皇帝真正處理政務的朝會!
不定期日常議政朝會,沒有什麼好說的,就跟大家平時上班一樣,領導有急事了,緊急通知大家開會,處理一些緊急事情。
這裡主要說的是每天的日朝,就跟公司每天的晨會一樣。
在公司上班,上午九點才報到,9點—9點半,公司領導說一下今天的工作安排和處理一下大家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而能更好的為公司的發展服務。
大明朝每日的日朝,性質跟公司每天晨會的性質一樣,都是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大明朝更好的發展。
按理說這樣每日一會,不是挺好的嗎,
但問題就出現在這每日的日朝上,大明朝的日朝,可比公司裡的每天晨會正規多了,時間也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