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原是蒙元時的益都路,大明洪武元年改為青州府,下轄濰州、莒州、膠州三個州,以及益都、臨淄、博興、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蒙陰、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樂安(廣饒)十六個縣。
後朝廷將濰州、膠州、高密、昌邑、即墨劃歸萊州府,青州府仍管轄一十三縣以及一州之地。
青州府的長官為知府,另設同知、府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同知為知府的副職,通判僅負責糧運及農田水利之事。
青州府還設有青州左衛、青州中衛、青州右衛,青州府的駐地便是益都縣,此時民間習慣稱之為青州府城,這三個衛全都在青州府城內。
同時,在青州府城內還有衡王朱由棷的護衛,衡王府在城中佔據了大片街道,其繁華程度絲毫不亞於濟南府城內的德王府。
劉衍率領新軍左營、右營、親衛營、騎兵營、中營和炮營一路向青州府城行進,兩萬餘名新軍將士沿著官道日行八十里,沿途秋毫無犯,出了萊州府後,途徑安丘縣、臨朐縣折而向北,又走了兩日,大軍便抵達了益陽縣城,也就是青州府城的南門外。
劉衍揮手停下了大軍,兩萬餘將士整齊劃一的停下腳步,在炎炎烈日下,一動不動的站在官道上,如同一尊尊雕像,威嚴而又蕭殺。
“大人,前面青州知府率領城中文武官吏在等候迎接呢。”
劉衍點了點頭,然後命各營原地待命,自己帶著苗紹和一哨兩百八十多名護衛將士策馬上前,眾人在一眾文官武將前方停下,大隊的鐵甲騎士呼嘯而來,讓這些官吏心中震撼,再看向不遠處蜿蜒的鐵甲大軍,竟然在炎熱烈日下身穿鐵甲也一動不動,這種震撼,讓一眾官吏心生畏懼。
“呵呵,下官青州知府王從義,見過總鎮大人!”
劉衍騎在戰馬上,只見一個四十多歲,身穿緋紅官服,上有云雁補子,乃是正四品文官。
那王從義身材消瘦,臉上三縷長鬚,一副典型的文官模樣,說起話來也是慢條斯理的,給人一種非常儒雅的感覺。
此時大明文貴武賤,正四品的文官見到正二品的都指揮使都是毫不客氣的,但是劉衍卻是一鎮實權總兵官,手中掌握著兩、三萬精銳大軍,這樣的武官顯然不是一個正四品文官能惹得起的。
劉衍看著畢恭畢敬的王從義,笑著翻身下馬,看著王從義身後的一眾官吏,說道:“是王大人,這些都是青州府城的同僚吧,還有勞王大人介紹一番了。”
“呵呵,這是自然。”
王從義便一一介紹起來,劉衍看過去,眾人都是青州府城內的文官武將,其中有幾人讓劉衍記憶深刻。
一人名叫郭敏秦,現任青州府同知,一雙小眼睛外加一縷八字鬍,看上去好像是一個師爺,完全不像是青州府的二號文官。
一人名叫韓金楚,現任青州府通判,此人長得白白胖胖,身上的官服好像有些小了,裹在身上鼓鼓囊囊的,看上去就讓人感覺不自在。
這兩個人好像對於劉衍的到來並不是很歡迎,王從義在介紹的時候,二人只是抱拳示意,一句話都沒有。
此外,青州左衛指揮使趙威、青州中衛指揮使蔡應文、青州右衛潘塗也引起了劉衍的注意。這三人都是三十多歲的年紀,看不出誰大誰小,不過顯然三人的關係走得很近,始終站在一處,還不時小聲說著什麼。
青州三衛的規模並不大,治下也沒有幾處百戶所,到了崇禎年間,這三個衛也只是管著城外的幾個屯堡而已,兵丁也沒有多少。
王從義在介紹的時候,趙威、蔡應文、潘塗三人都是皮笑肉不笑的向劉衍行禮,各自寒暄了幾句。看那樣子好像並不將自己這個上官當回事,而是隱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