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空特技記演員保證最大程度的人身安全。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別看只是四個人抓住四根繩子,分別從飛機尾部飛出機艙,降落到另一架飛機上,但要配合劇組的拍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安全問題,是劇組必須要考慮的。
在用真人拍攝前,杜克讓吉米?卡特用假人和各種裝置做了無數次模擬演示,並做足了各種應急防範措施,包括隨時可以割斷繩索、以及雙重保護的威亞等等。
好在上帝保佑,這些措施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用上。
由於劇本設定中,中央情報局的專機機身最終會墜落,所以劇組在地面的各項準備工作也絲毫馬虎不得,拍攝前整個攝影棚做了徹底的清場準備,即便只是一架飛機模型,從攝影棚上方落下來的威勢,也不容任何人忽視。
當一切就緒,杜克和攝影指導約翰?施瓦茲曼乘坐一架開放式的升降機,在空中捕捉到了所有的鏡頭,充足的準備和極度專業的水平造就了效率和精準,這段原計劃在九天裡完成的空中大戲,實際只用了兩天就攝製完成了。
在機艙內展開的殊死搏鬥,杜克轉場到了休斯飛機廠的飛艇飛機庫內拍攝,漢娜?瑟琳娜和她的團隊在一臺平衡架上製作了一段機身,可以做到縱向橫向自如顛倒,並能快速傾斜,把劇組臺前幕後每一個人的平衡能力做了次徹底的考驗。
“我不知道為什麼杜克當導演的片場,演員總得翻筋斗,要不然就得把他們轉個四腳朝天,”攝影指導約翰?施瓦茲曼顯然對拍攝《地心引力》時的情形記憶猶新,“顯然,這樣拍攝很費勁,很難,但是,到了大螢幕上的效果,肯定非常出色。”
他的話也讓道恩?強森等人在被翻轉的七葷八素的時候,稍稍得到了一些安慰。
這些開場動作大戲完全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除此之外,整個攝製過程中,imax攝像機也將當仁不讓的成為主角,完成了大部分的動作情節。
關於跟imax公司的合作,杜克在進出休斯飛機廠接受採訪時也對媒體說了一番。
“我特別鍾愛用imax攝像機拍攝,”
對著記者的錄音筆,杜克特別強調道,“因為它能把畫面放大放寬,在規模比例上發揮到極致。在上一部《黑暗騎士》以及其他影片中,我已經領略了它的非凡功力,透過不斷的學習和研究,我們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曝光指數等各方面都能更好的為影片服務。技術上的不斷更新,讓我們的拍攝水準也不斷地得以提高。”
如今一部影片大量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已經是賣點之一了,杜克的話同樣也是為了宣傳。
跟杜克一起接受採訪的約翰?施瓦茲曼完全同意杜克的說法,“從畫面和音質上說,imax提供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因為畫面的格式和清晰度在人類的眼前呈現出的那種廣博,身臨其境的感覺,再配合高保真的環繞音響,讓人不忘情都難。我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跟松下和imax公司一起重組攝像機上的取景器,並改良了鏡頭,這樣一來,即便在機器昏暗的環境下,都能拍出極其優質的畫面。所有這一切的改進,實現了我們之前兩部影片無法做到的諸多細節。”
不過,影片拍攝期間,笨重的攝像機給約翰?施瓦茲曼和他的攝影團隊帶來了不少麻煩,光是將這些大傢伙架設到用於拍攝的升降機上就夠受的,劇組不得不在升降機上重新切割焊接,以便將這些笨重的傢伙安置的更加牢固。
拍攝地面戲的時候,劇組將厚實的鋁板安置在微型移動軌道上,從而為攝像機搭建了一個水平工作平臺。
在所有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的場景中,杜克都要求進行雙機拍攝,三名被imax公司派駐劇組的技術人員,至少要有一人必須在片場協助約翰?施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