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說,“我不是個老古板,雖然有人這麼想。很多人討厭我,我知道評論界有很多冷嘲熱諷,但我不在乎,反正只要你在電影方面有所建樹,總有人想方設法把你打倒。”
他出生在加州洛杉磯地區的聖塔莫尼卡市,在單親家庭中長大,母親是一位極其成功的商人,這導致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後果就是——他的品位無可避免的商業化,非常商業化。
杜克清楚,年輕一代喜歡《變形金剛》這類的商業影片。
“曾經,我和一位編劇談起目標觀眾時,他那反應好像我嚴重地侮辱了他,因為我用了這麼商業化的詞。”杜克坐在辦公室裡說,“不過要是你手裡握著上千萬美元來拍一個電影,你最好還是瞭解這部電影打算拍給什麼人看,因為那些人將為電影買單。”
如果說誰天生對商業大片有種親和感的話,那就要數杜克了,在好萊塢,從沒有人懷疑杜克駕馭演員以及鉅額成本的能力,他的風格非常有個人色彩,有獨創性,很美,而且他用的鏡頭和演員都別具一格……
“我們可以上去了。”
那位助理的聲音忽然響起,柴靜合上了雜誌,拋棄所有雜念,準備開始人生中重量級的一次專訪。(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三章 最終決定權
筆挺的西裝,挺拔的身姿,硬朗的面孔,堅毅的神情,睿智的雙眸……
這是柴靜看到杜克後的第一印象,雖然對方很配合的讓攝像師拍宣傳照,但她很清楚,這絕對不是一個好對付的採訪物件,想要從他口中挖出一些獨家猛料來,應該很有難度。
最重要的是,她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
確實,她是電視臺最出色的記者之一,但即將面對的,是全世界電影行業最出色的導演之一,如果以商業成績倫的話,他就是最為出色的那一個。
而且從眾多的報道中,柴靜也知道對方不只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是好萊塢明星導演中絕無僅有的中國通。
這些會讓她天然產生一些好感,卻對採訪沒有多少幫助。
坐在兩張相對的單人沙發的其中一張上,柴靜收回目光,更多在考慮馬上就要開始的採訪,臺裡對於這次採訪無比重視,能拿到杜克?羅森伯格的專訪,對於《面對面》這個節目來說非常重要,所有的採訪問題都是她和臺裡精挑細選的。
問題主要分為了三類,一是對方要求重點提及的《變形金剛》,二是一些比較私人化的問題,三是好萊塢和中國電影。
拍完幾張照,杜克稍稍整理了下自己的西裝,大步走了過去,如同過往一樣,他極有禮貌的主動伸出了手,“你好,柴小姐。”
“你好,羅森伯格導演。”柴靜趕緊站起來在他手上握了下。
“請坐。”
杜克示意了下對面的單人沙發,等對方先坐下後,這才坐了下來,直接說道。“我們開始吧。”
這不是現場直播,節目錄制完畢後,會在週末播放,正好是《變形金剛》熱度開始消退的時間段。
能答應這次專訪,杜克同樣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既然能來這裡採訪,柴靜多少都瞭解了些杜克的工作習慣。也不再多說話,開啟筆記本,取出一支中性筆,開始了提問。
低頭看了眼筆記本,在導演做了個開始的手勢後,柴靜問出了第一個問題,“羅森伯格先生,作為電影導演,你是如何取捨自己、孩之寶和變形金剛迷這三方對《變形金剛》看法的?”
“我拍自己的電影。沒人能對我指手劃腳。”
這也是實情,即便是華納兄弟,現在也不會干涉杜克的製作,“在籌備期間,我一直想的是,如果把變形金剛的形象弄得非常逼真,效果一定和以前類似電影大不一樣。從那時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