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部分 (第1/5頁)

“自從《地心引力》上映以來,很多人都稱讚它為神作。認為該片是神作的觀點,無非有以下幾種,技術好、故事好、表演好、體驗感強、有思想性、有藝術性。”

“平心而論,因為技術好而對其給予高分評價的還算是在正常範圍以內,雖然本片的特效技術所呈現出的視覺效果還不如《阿凡達》,但也算是今年還能看得出點投入的製作了。但是說能和《阿凡達》比肩3d效果,這就超出常人的理解範圍了。”

“《阿凡達》的視效就連遠景的草尖都是纖毫畢現質感極強,硝煙瀰漫時感覺自己身上都可能沾滿灰塵。《地心引力》呢?除了衛星碎片來襲時能看出點3d效果。其它壓根就是平板一張,我觀看時同場的其它觀眾散場時都說沒什麼3d效果。真不知道說3d效果好的人是怎麼看出來3d效果和精美深邃視覺奇觀的?”

“故事好是吧?說實話,抽這種論點的犯人真是簡單不費力,什麼叫故事?有事不是故事,故事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對事情過程的描述。什麼叫好故事?就是事情的過程跌宕起伏、張力十足、連貫生動、有始有終,並且能闡述一定的道理或者昇華出更深刻的意義。”

“《地心引力》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一個求生存的故事。故事的核心就是求生,也就是說主角透過克服各種困難。然後得以生還,於是大部分時間就是看女主角飄過去,差點沒抓住,飄回來,這次抓住了……這個不行了。再換一個,又飄過去,差點沒抓住,飄回來,這次抓住了……這就是所謂的好故事?”

“而且由於是女主獨自擔綱的電影,所以對人物命運的預期基本沒有懸念。當然你可能會說你怎麼知道她不會死掉?我只能告訴你,正常人類不是這麼想事的,非常突然的玩法是可以偶爾為之,但是求生類電影其實看的就是逃生的過程,也許會有些人在女主中途死掉後再看半小時的平板太空畫面,但是杜克?羅森伯格這樣呆板的導演顯然不會冒這個險。”

“這故事性堪比一個學走路的小孩跌倒了再站起來再跌倒站起來,反覆幾次後終於學會了行走一樣乏味。要是這個小孩最後還跑了幾步,那故事性就把《地心引力》秒成渣了。覺得這片子故事性好的人,大概每天醒來時發現自己還活著,就會熱淚盈眶的讚美上帝的。”

“表演好?先不說沒有故事缺少臺詞的電影本身就限定了演員沒什麼演技好發揮。就從影片來看,斯嘉麗?約翰遜自始至終也都在為演而演,空洞的表情,做作的表演,遇難時看不出發自內心的驚恐,失去同事時看不出悲傷和痛苦,第一次希望破滅時看不到絕望,最後學狗叫時看不出孤獨。”

“斯嘉麗?約翰遜的表現絕對是災難級別的,眼大無神性格全無,除了尖叫就是大口喘氣死心塌地的耗氧,有時候都看不出她到底是想活還是想死,別拿她驚嚇過度精神麻木了當藉口,我保證換了亞歷桑德拉?安布羅休都比她演得好。”

“說什麼體驗感,由於視覺效果的平面化和人物缺少情感鋪墊,導致既感受不到宇宙的壯美浩瀚,也沒有感同身受的失重感和身處太空孤獨無助感,加上故事單薄劇情乏味,讓人完全入不了戲。”

“至於說什麼富有思想性、藝術性的,我就放過你了,因為你們已經無可救藥了,杜克?羅森伯格的影片什麼時候跟這兩項能沾邊?”

“電影雖然會因為主觀的理解和感受而導致個人的昇華,但畢竟也是有著相對硬性的創作規律和標準的。一部好的電影要經得起智慧和時間的檢驗,像《地心引力》這種勉強湊合的商業電影也不是依靠蒼白空洞的嗷嗷叫好和粉絲的無腦解讀,就可以將其塞進神作的殿堂的。”

媒體總能影響許多人的選擇,特別是一些不怎麼看電影的評委,《好萊塢報道者》對業內的影響力也毋庸置疑。

最新小說: 全民遊戲化,只有我唯一職業 風流短跑之神 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 星軌戰紀:全能指揮官 我與老婆令人心梗的戀愛之旅 地下城重生:冷言的逆襲 淺夏時光校園風 聯盟:重生韓國女主播,爆火全網 時光迷蹤 韓娛GD之上位之路 一拳超人:英雄假面 斬神:等等!大夏怎麼全是神? 單元文:聽說是命裡有註定 火影:變身宇智波怪力小蘿莉 帶土:這次真給鳴人貼暖寶寶了 若若曦晨 軒瀾聽風 塔防狂潮,我有無限裝備欄! 綜漫樂隊:我是重力世界的毀滅者 遊戲降臨我有一座新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