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謂有情和無情。有情或者無情的,只是人而非道。吾輩修煉,是要體悟道、掌控規則,但道是玄妙的,何以入道?——以無情入道,乃是斬斷人生牽絆,免於受到外界影響,從無中體悟玄妙。以有情入道,乃是從人生百態中領會規則,從有中體悟玄妙。大道三千,道並行而不相悖,它們都是通向道的路徑,沒有高下之分。真正的大道處於無名之態,到了道的境界,沒有無情和有情之分了。”
蕭琰陷入沉思中。
所以……無念刀意,前者是無,後者是有。
“無”要從無中體悟玄妙,遂成虛無刀道。
“念”要從有中體悟玄妙……有情方有念。
母親留的這兩道刀意,一為無情,一為有情。
無情道是天地自然之道。
大道無形,大道無名。無形無名,自然至靜之道。
她的心澄靜、純淨,故能深體自然至靜,是以“無”字刀意能順利領悟。
但“念”為有情。
有情道是人生之道,不是心性靜,能體悟。
“念”,是動,不是靜。
“道並行而不相悖……”
她心中如有洪鐘大呂敲響,眼神瞬間放空,整個人如泥胎木雕般靜坐不動。
道真子感嘆一笑。
果然是墨尊親自教養的弟子呀,這麼一點撥,進入了頓悟。
蕭琰瞬間想到了動、靜,想到了陰陽,她丹田的陰陽漩渦便旋轉了起來。
生生不息,是陰陽互動。
靜極而動,天地萬物才能生。
若動為陽,靜為陰,動極而靜,靜極而動,則是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推,四時成序,萬物生成,或變或化,無不順之,道自成也。
以自然之道無形,無形而能變化,是以變化無窮也。
蕭琰腦中轟的一聲,如同洪流衝開了閘門,靈臺前所未有的清明,琉璃玉色蓮花瓣瓣綻開,識海中的清湖水如洪流,滔滔而滾,一浪浪衝刷著靈臺蓮花,那白玉般的色澤被洗去一層,愈發向無色透明轉化。
蓮花是蕭琰的靈臺,與她的心境神識相關。
當這靈臺玉色蓮花完全轉為無色水晶蓮,即心境從觀光進入心動,“觀光入心動,造化即我意”——她的心境神識將同時突破後天晉入先天。
而在這個過程中,蓮色愈淡,意味她的心境神識越純淨、越寧靜。
擁有越純淨、越寧靜的神識,戰鬥力往往能跨越境界的門檻。如兩柄百鍊鋼刀,誰淬鍊得更純,雜質越少,誰更鋒利,更堅韌。又如兩柄不同鐵礦石材質冶煉鑄造出來的鋼刀,如果低鐵礦質的鋼刀經過百鍊,錘鍊得極純沒有雜質,那很可能比高鐵礦質但有雜質的鋼刀更鋒利。
蕭琰從頓悟中醒來,便向道真子行了叩首大禮,“多謝大師指點。”
“這是你有悟性,方有此機緣。”
又說了一會話,蕭琰行禮退出。
瀑布下已有一位青年道士在等她。
那道士年若二十四五,相貌普通,氣度卻沉凝,有著登極境後期的修為,見到蕭琰後上前行了個道禮,說道:“無念宗師,玉清掌教吩咐小道來接你。請隨我來。”
蕭琰回了一禮,說“有勞了”,隨那道士掠上了千尺瀑布的崖頂。
出了雲霄峰,往北行了十七八里,從遠處翠峰上傳來笛聲,那笛聲清亮,讓人聽之脫俗,如飲仙風玉露,渾身上下都一輕,腦子清明,再無雜念。蕭琰面現驚歎之色,她能聽出這笛音中沒有絲毫真氣附著,完全是對道的理解,才能吹出這樣的笛音。
她神色一肅向那邊合揖行了一禮,問那青年道士道:“這位大師不知是哪位前輩?”
這必定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