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訂伊拉克精銳部隊偷襲伊朗邊防部隊的計劃時,郭拙誠收到了中國駐蘇聯大使館、阿富汗、中國京城等地傳來一切準備就緒的訊息後,他獨自思考了一會,然後給前來報告的大使館工作人員道:“動手吧。祝他們成功!”
工作人員立即立正敬禮,轉身去了烏代的通訊室。
郭拙誠看到工作人員出去後,他大大鬆了一口氣,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經完成,能不能成功就看戰場上官兵了,可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餘下的就是等待。
他對烏代說道:“行動計劃已經有了一個雛形,暫時一下也完善不了,不如我們去休息一下?”
烏代得意地說道:“好!你我去打高爾夫球。”然後又對其他軍官道,“你們自己去休息,晚上再集合。”
烏代之所以得意,是因為他打高爾夫球的技術比郭拙誠強不少。
郭拙誠笑了笑,說道:“行,先打高爾夫。”
與烏代相比,在玩的方面郭拙誠顯然比烏代遜了不止一籌,人家雖然只比郭拙誠大兩歲,但已經是專業級玩家了,無論是打高爾夫球還是打網球,或者釣魚,或者騎馬,都比郭拙誠牛了不少,郭拙誠唯一超過他的是游泳和打獵。
游泳是因為他的體力好,四肢有力而且耐力強,遊的花樣比不上烏代,但游泳速度和游泳支援的時間比烏代高出不是一點點。至於打獵,槍法精準的郭拙誠更是一槍一個獵物,要打動物的左眼絕對不會打到動物的鼻樑,更不會打到右眼。
到後來烏代都不敢跟郭拙誠打獵了,因為那片維持成本昂貴的打獵場裡的動物差點被郭拙誠收拾乾淨。只要動物露頭,它們的命運就已經決定了——立即死。就是不露頭,它們有時也難逃被擊斃的命運。
烏代跟在郭拙誠身邊,簡直一點樂趣也沒有,花了大量金錢買過來並養起來的動物就這麼一頭頭地變成了燒烤的材料,烏代最奢侈也激不起興趣。打了一次獵之後,他將收穫的獵物全部賞給了他的衛士,然後拖著郭拙誠去打高爾夫球、打網球。在那裡,爭勝好強的他才多少保住了一些面子。
中國教官率領的伊拉克特種小分隊乘坐直升機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出發了。他們將冒著生命危險從伊朗直插阿富汗,路程遠達一千多公里。
郭拙誠之所以敢於這樣選擇,基於兩個原因,一是目前伊朗並不如郭拙誠跟烏代談話所說的那樣士氣高昂,武器裝備好,軍人無窮無盡……,他說這些都是為了“恐嚇”烏代的,不希望烏代頭腦一熱就揮動幾十萬大軍進攻伊朗。
伊朗和伊拉克一樣是中國的盟友,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伊朗對中國更重要,因為伊朗和美國是天然的死敵,這是在伊朗建國之時就表現出來了的,甚至在還沒有建國的時候,參加伊朗革命推翻舊王朝的年輕人特別是學生就對美國恨之入骨。而且,從前世伊朗的表現也是對美國一直持敵視態度,不依不饒,不怕威脅也不懼打擊,即使沒有和中國結盟,但它卻為中國分擔了很多來自美國的壓力。
而伊拉克卻一直搖擺不定,薩達姆一會罵美國,一會又巴結美國,一會視美國為惡魔,一會又認為美國為天使,等美國消滅了這個見利而忘義的統治者之後,伊拉克乾脆站到了美國一邊。
郭拙誠作為一箇中國人,自然更希望伊朗強大起來,更希望他們能承擔更多的抗美責任。豈能讓烏代這個傢伙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對伊朗大打出手?更何況兩虎相鬥必有一傷,現在誰受損失了,都對中國無益,因為這一世的伊拉克是中國的幫兇,至少現在是全力支援中國的,只買中國的武器,將油田低價轉讓給中國。
他們兩國發生戰爭對中國的唯一好處就是中國可以繼續大批次出口常規武器,中**工企業可以大肆賺錢。但是,郭拙誠已經看不上這些錢了,這些錢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