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納斯的房間,大家相談甚歡。
羅雲波教授目光沉穩地看著林納斯,說道:“林納斯先生,如今在華夏,仍有不少反轉人士堅稱他們是為了民族利益而抵制轉基因,可實際上,他們的觀點大多是西方舶來品,代表的是國外某些民粹勢力的立場,不過是在翻炒像您過去宣揚的那些早已過時的理論。我們很想知道,早年是什麼因素致使您站在了反對轉基因的陣營呢?”
馬克·林納斯的臉上閃過一絲沉痛,他陷入了回憶,緩緩說道:“羅先生,那時我作為一名激進的環保主義者,一心想要改變世界,所接觸的資訊幾乎都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當時的我,被他們那些看似有理有據的反對轉基因言論深深蠱惑,完全沒有去思考其背後的真實性。我被一種盲目的熱情驅使著,想要為所謂的‘環保事業’做出一番大動作。”
他頓了頓,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懊悔,繼續說道:“有一次,我們得知了一處即將進行重要轉基因實驗的試驗田位置。那是一個夜晚,月光微弱,我們一群人帶著工具,偷偷潛入了那片試驗田。當時,我的心裡既緊張又興奮,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正義’的事情。我們用手中的工具,瘋狂地破壞那些正在生長的轉基因作物,將幼苗連根拔起,把實驗裝置推倒在地,製造了一片混亂。周圍的同伴們都和我一樣,被那種極端的情緒支配著,絲毫沒有意識到我們的行為是多麼的無知和錯誤。”
林敏研究員推了推眼鏡,追問道:“那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讓您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呢?”
“是這樣,”馬克·林納斯坐直了身子,表情變得認真起來,“我下定決心要撰寫一部有關氣候變化的書籍,於是便開啟了一場瘋狂的知識儲備之旅——大量地閱讀各類科學文獻。每一篇文獻都像是一扇通向未知領域的大門,引領著我不斷深入探索氣候變遷背後那錯綜複雜的奧秘。
隨著閱讀量的日益增長,我的視野也愈發開闊起來。然而,就在這個過程之中,一個驚人的發現令我如遭雷擊:原來一直以來,我對於轉基因的看法竟然存在如此巨大的偏差!曾經,我盲目地跟隨著綠色和平組織散播的輿論,對轉基因技術抱有深深的疑慮和牴觸情緒。但如今,透過系統學習相關的科學知識,我才恍然大悟,從科學原理層面來剖析,轉基因技術實際上是相當可靠且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
回想起自己過往那些毫無依據的反對言論,我不禁感到羞愧萬分。那種無知所帶來的固執己見,實質上就是在公然違背科學證據,與真理漸行漸遠。這種認知上的顛覆給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內心掙扎。
可是,我深知逃避永遠無法解決問題。作為一名有良知、有責任感的創作者,我明白必須勇敢地直面自己犯下的錯誤,並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我最終鼓起勇氣,選擇以最坦誠的方式向廣大公眾公開致歉。站在聚光燈下,我毫不掩飾地承認了自己過去種種荒謬可笑的行為,同時也呼籲大家摒棄偏見,用理性客觀的態度去重新審視轉基因技術以及其他類似的科學議題。”
這時,張啟忍不住插話道:“您公開轉變立場後,一定面臨了不少的壓力吧?”
馬克·林納斯的臉色變得凝重,他緩緩說道:“那壓力遠超常人想象。公開道歉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一天深夜,我正在家中休息,突然聽到窗外傳來一聲巨響,後來發現是有人朝我家的窗子射擊。我知道,這是那些極端反對者對我的警告和恐嚇。
而且,許多曾經與我並肩作戰的朋友,也因為我的立場轉變而與我反目成仇。他們在各種場合指責我、謾罵我,甚至試圖在我參加活動時進行破壞,讓我在很多場合都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但即便如此,我也從未後悔過自己的轉變,因為我知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