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盧旺一愣,一臉苦笑,“李自成這是想幹嘛啊,沒完沒了找事!走,上去看看!”
南城北門城門樓上搭了一個大大的帳篷,這裡有軍紀處設立的空中偵查室,幾乎是24小時不間斷的在在南陽城的西北兩個方向監視賊軍的一舉一動,而此刻帳篷內大佬們齊聚一堂看著面前的一個大大的顯示屏一個個憋足了氣!
“鬥將”盧旺看著監視屏笑了起來,心中充滿了期待,這是他穿越以來第一次看到的單挑戰,以前看電影看電視兩軍對戰經常都是先擺開架勢敵我雙方先互相問候對方長輩幾句然後一句不服上來單挑,然後敵我大戰幾百回合斬誰於馬下然後誰不服氣再出一將然後又被ko然後……沒打就潰敗了!
對於這些盧旺心中還是存有問號的,因為畢竟沒有見過真正的場面,可是對於一些小說的描述就覺得哭笑不得了。比如三國演義裡就有很多描述:只見一將,白盔白甲素羅袍,胯下一匹白龍馬,掌中一杆亮銀槍,威風凜凜。勇冠三軍。衝到陣前擰槍就刺,不到三合,敵將被刺於馬下…………
是不是覺得很扯淡!自古有“臨陣不自標異”一說。意思是為將者臨陣時裝束不得標新立異,要注意偽裝,以免自己成為對方的首要攻擊目標。《淮南子》雲:“將軍不敢騎白馬,蓋懼其易識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上面的那位小將果真白衣白甲。外加銀槍白馬,除非是大雪天,滿世界和他一樣銀妝素裹,否則,多半還沒等這位帥哥小將到達陣前。就被對方弓弩手射成箭垛子了。??
至於這種陣前標新立異耍風格找死的可以肯定沒有,但是到底有沒有單挑這回事呢,還真有,不過不叫單挑叫陣鬥!陣前鬥將的意思!《兵籌類要》中稱,“兩陣既立,各以其將出鬥,謂之挑戰。”此為戰陣鬥將的定義。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陣前鬥將,單挑往往靠的是一鼓作氣。一擊得手。廝殺中很少有演義裡所描述的那樣,你來我往,殺他個幾十回合。甚至數百回合,純屬扯淡。正史中提到的廝殺,很少有超過三個回合的。這就如武林高手過招,在金庸的小說裡,華山論劍可以比個幾天幾夜不見分曉。在古龍的作品裡,高手之間往往一兩招便分出高下。世間如果真有武林世界的話。古龍的描述也許更接近現實。冷兵器時代的搏殺,容易令人想起歐洲古代的一種搏擊方式。搏擊雙方持長長的木質兵器,騎馬快速互相沖鋒。二馬相互動,猛然出手,必有一人會被擊落。力大者,準頭好的,往往是獲勝者。中國古代的戰陣鬥將也許與此類似。程咬金前三招天下罕逢敵手,在評書和戲曲中卻成了一個搞笑明星。歷史上如果程咬金真有威力強大的三板斧(其實人家使用的是槊)那麼他一定是一位令人生畏的萬人敵。
只不過陣前鬥將歷來各類稗史、小說、筆記中記載了很多戰將單挑廝殺的場面,然而正史中卻記載寥寥。野史軼聞不足為信。即使是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勝負,主要取決於軍隊的戰鬥力和將領的指揮才能,而不在於主將的“匹夫之勇”。《孫子兵法》說,為將者須具備智、信、仁、勇、嚴五項基本素質,其中並無“力大”、“能打”等指標要求。白起不見得武藝高強,也能把四十萬趙軍“盡坑之”。韓信怯於私鬥,甘受胯下之辱,日後卻助劉邦打下了漢家天下。至於衛青、周瑜、李靖輩,均非好勇鬥狠之人,卻絲毫不負古之名將的美名。
也因為此,這種戰場上兵對兵、將對將的捉對廝殺並不是很普遍、很有代表性的戰爭行為,而是一種在戰爭中被邊緣化的戰場行為。中國古代名將兵家輩出,老祖宗們在幾千年裡發展出令人矚目的軍事成就,這些成就裡,戰陣鬥將的出彩處甚少。因而相關的歷史記述也比較少。?
雖然歷代對戰陣廝殺的細節描述較少,但到了清代,有好事者做了專門研究。大家都知道,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