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主要是看管他的果園兒。
她又僱了張本柱的大馬車,這天他們摘了一車蘋果,第二天早晨起了個大早,凌晨1點多鐘就出發了。
張本柱趕著馬車,王巧霞和張本江二人在車上坐著。
本來不用去那麼多人,因為這是第一趟去賣蘋果,王巧霞也沒賣過,所以才讓張本江也跟著去了。
張本柱趕著馬車往前走,天亮的時候已經出山了,出了山還得走50多里地才到縣城。
又跑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到縣城了,找了個攤位兒出售蘋果。
王巧霞種出的蘋果,也確實和這市場上的不一樣。
她的蘋果又大又紅,咬一口又甜又脆。
有顧客過來,王巧霞就用小刀切一點兒讓人家嚐嚐。
王巧霞說這是在大山裡種的,純天然綠色食品,味道非常純正。
每個人嚐了以後都說好吃,然後都要買上幾斤。
那時市場上的蘋果一般都是5毛1斤,王巧霞卻賣到七毛。
一車蘋果賣了300多,而且一上午就賣完了。
三個人非常高興,走進西關燴麵館兒,每人吃了一大碗燴麵。
然後趕著馬車回家。
回到家王巧霞又找人摘了一車蘋果。
這車蘋果是晚上摘的,因為明天還急著早去。只能晚上用手電筒照著摘。
第二天王巧霞沒讓張本江跟著。
他和張本柱兩個人去的縣城。
剛來到市場找攤位兒,有一箇中年人過來了。
王巧霞一看這個中年人有點兒面熟,可能是昨天見過。
中年人非常實在,中年人說昨天我買了點兒你的蘋果,吃著感覺口感挺好,和咱們這市場上的就是不一樣,你的蘋果就按你昨天賣的價錢,我全部要完,你給我送到我的超市裡去吧。
王巧霞一聽,也很高興,這樣可以省了很多時間,下午回到家還可以再摘。
王巧霞主動的讓了五分錢。
他們很快商量好了,王本柱趕著馬車又走了挺遠。
來到中年人的超市裡,把蘋果全部卸下來。
這一車他們賣的錢竟然比上一車還要多一點兒。
拉來的蘋果差不多,賣給這個中年人6毛5,比昨天賣的7毛賣的錢還要多些,這是為什麼,可能是他們三個都沒賣過東西,零售損耗太多。
最後中年人還說,你家有多少蘋果呀?明天我開車上門收購也行。
王巧霞說,我們家在山裡,汽車恐怕過不去。
那就沒有辦法了,你一車車的給我送吧!